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五百一十三节 犹太难民问题

第五百一十三节 犹太难民问题(2 / 4)

英国,还可以避难法国吗,他们绝对想不到沙皇家族会因此而蒙难。

他们却没想到,沙皇因为法国是战区,所以才犹豫没有去避难,在俄国多停留了片刻,局势就急转直下。资产jie级政府被弗拉基米尔列宁给推翻。

吃了这么大的教训,没想到俄国人还要排犹。

杨潮不关心犹太人的命运,但是因为俄罗斯排犹,西伯利亚大批犹太人就涌入了东北。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从萨拉的画杨潮想到最近犹太人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民族,在国际上发不出声音,谁会没事专门关注他们,想到犹太人,杨潮觉得是时候在跟他们谈谈了。

让张念安排了一下。邀请了几个犹太大人物来山东会面。

这次受邀的可就不仅是帕图申斯基和格申维奇家族这样的西伯利亚犹太大家族了,东北地区的哈尔滨,海森崴一带更早来经营的犹太人大家族也很积极,比如哈尔滨首富格瓦尔斯基,经营著名的马迭尔旅馆的约瑟·卡斯普,海参崴矿产巨头斯基德尔斯基,还有一些社会名流,比如著名医生和社会活动家考夫曼,音乐学院的创办人音乐家特拉赫金伯格、格尔施戈琳娜等人。

此前东北,主要是哈尔滨的犹太人,对于杨潮提出的让他们在萨摩亚建国的建议并不是很感兴趣。

早在英国推出贝尔福宣言之前,全世界的犹太人都坚定的要在巴勒斯坦复国,哈尔滨的犹太人也组建了各种组织来推动,比如考夫曼医生就积极活动,他担任过哈尔滨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促进协会主席、哈尔滨锡安主义组织主席、哈尔滨救助欧战犹太人难民委员会会长、远东犹太自治民族委员会主席等职,在他的推动下先后有数百个东北犹太家庭移居巴勒斯坦。

因为很早就建立了复国组织,所以在东北的犹太人中,主要还是以在中东建国的呼声最高,而且东北犹太人比较团结,早在1902年,最早的移民别尔科维奇、别尔采里、梅耶洛维奇等32位犹太人就集体签订《侨居哈尔滨犹太人协议》,这种类似于《五月花号公约》的文件,让后来的犹太人始终被一个统一的组织所约束着,所以帕图申斯基等西伯利亚犹太人,在东北始终没有发言权,移居萨摩亚的声音很微弱。

这几年他们才往萨摩亚移居了不到200人,组建了两个集体农场。不过农场经营倒是不错,萨摩亚这种热带岛屿,如果精心耕种的话,还是很有收获的,他们出场的热带水果,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卖的很好。

不过这种集体农场显然脱胎于俄国的村社制度,俄国人自己认为村社制度太落后,可是犹太人却将这个制度发扬光大,后世以色列的集体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