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五百二十八节 经济附属国

第五百二十八节 经济附属国(2 / 4)

理论未必能站得住脚,但后世的俄罗斯人在面对人口庞大,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的时候,民间始终存在着一种中国会殖民俄罗斯的声音,却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他们提前面对了后世的境遇,俄罗斯帝国统治之下的西伯利亚,俄罗斯民族人口只剩下200来万人,而且人口发展依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在一个民族心中会造成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大量的中国人,携带资本和技术,大量涌入西伯利亚。在矿业、农业和商业中,处处可见中国人的身影,这无疑给人一种中国人正在殖民俄罗斯的印象。

据统计,在俄罗斯贵族和中国农业资本合作的大型农场中,就有20万左右的中国人,他们以家庭为单位。采用大型机械耕种,但是大型机械效率也是有限的,在原本的历史上,20世纪80年代,美国农机巨头走进刚刚开放的红色中国,向中国提供了62台最先进的农机设备,在黑龙江国营大农场中进行试验,创造了一个“20个人耕种11000亩地,人均产粮10万公斤的奇迹”,显然这个时代中国制造的大型农用机械不可能比50年后的世界最先进农机相比,20个人不可能耕种1万亩耕地,人均不可能达到500亩,即便以中国人的勤劳,平均水平也不过200亩而已,所以20万人,也不过耕种着4000万亩的耕地。

4000多万亩耕地的产出,足以养活200万俄罗斯人,在矿产和石油都无法完全运出去的情况下,俄罗斯帝国显然不打算通过出口粮食获利,因此这几年农业发展不但没有前进,反而呈现萎缩状态。

俄罗斯贵族和中国农业资本的投资意愿不足,劳动力也不好招募,懂得开拖拉机的农业技术工人,有太多的选择,在东北去包种土地,甚至去巴西包种,也比在寒冷的俄罗斯产出要好的多。

所以这几年农业大幅度萎缩,耕地面积从最高峰的1亿亩,降到了现在的4000万亩,而且呈进一步萎缩迹象。大量农场转而变成了牧场,中国农业技术工人离开了,俄国人找来了被他们从草场上赶走的西伯利亚游牧民帮他们放牧,也跟在蒙古地区开办现代化牧场的牧场主合作。

显然牧业对人力的需求,比农业要少多了。

中国在俄罗斯帝国境内的农业人口减少的同时,另一方面商人和资本家却大量涌入,说到底俄罗斯人在经营上,跟已经和平发展了快30年中国资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新兴的俄罗斯民族资本,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管理水平上,都还差了一大截,因此俄罗斯经济中,越来越呈现一种被中国人控制的迹象。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被中国资本控制的国家,这种控制引起了俄罗斯民族资本的敌视,排犹之后,报纸上顿时对中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