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五百五十六节 王润发们

第五百五十六节 王润发们(2 / 4)

了生计,一家老小还要吃喝。一个两岁的孩子,还有照看孩子的老母,这可压垮了王润发的心理,几乎愁白了头。

天天跑生意都没有起色。一年之后他认命了,觉得自己就没有发财的命,于是他拉下脸,找到了番禺造船厂,想要重回船厂,谁知道船厂也正在裁员。他彻底没有希望了。

坐吃山空,仗着是老广州,一开始还能托熟人找一些零活,从去年开始,就连零活都不好找了。

王润发甚至想到了死来摆脱这一切。

这时候他才开始羡慕那些在读大学的同学,中国大学是精英教育,大学数量少,学生也少,因此国家慷慨的免除了所有费用,贫困学生还有生活补贴,即便经济危机也没有停止,看着那些无忧无虑的同学,王润发不由想起当年人家玩命学习的时候,他们却背着家长瞎混。

后悔已经没有那个精力了,找个活儿,养家糊口才是最现实的。

王润发天天往关帝庙跑,因为这里是约定俗成的找灵活的地方,大户人家修个房子,甚至雇个厨子,在这里都能找到人手。

可是这两年来,来雇人的越来越少,来找活的却越来越多,每每一个泥瓦匠,都会有几十个人争。一个杂活,上百人争,甚至还有为此打架致死的情况。

还好官府发放救济粮,每家每户都能领到户口的口粮,但是光吃干饭哪儿行,你不得配菜啊,菜钱、油钱,这些都要钱。孩子生个病,这都得钱。

而且王润发要脸,自认为是有头有脸的人,过去风光的时候,左邻右舍没少夸赞,他还真不好意思像邻居那样,每天去领救济粮,于是就让妻子和母亲轮流拿着户贴(明清时期传统的户口本,为白纸,记载家庭信息。还有黄册,作为官府存档。),去领取救济粮。

王润发自己则渴望能找到一个活,哪怕少挣点钱他都愿意,至于能找一份长工干,他已经不奢望了。

但是今天他看到了这个招工记录,还有在关帝庙门前摆开一张桌子的老账房。

很多人都围在账房面前问东问西。

“排队,排队!”

穿着统一着装,上面带有齿轮和麦穗型标记衣服的几个年轻人在大吼着,王润发认识这标志,这是富强工会的标志,他们工厂也有这个组织,不过他当年没有加入。

在这些工会分子的吆喝下,众人不情不愿的排起了队,王润发也忐忑不安的排在最后,他排的太后了,他不太报希望,但他也不敢走,还有一线希望就得等。

前面的人越来越少,后面的人越来越多。

王润发看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