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五百七十二节 瑞典模式

第五百七十二节 瑞典模式(2 / 4)

织观念不同,强行宣布第二国际死亡,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分家,分成了俄国式的暴力派和第二国际的宪政派,宪政派后来又被称为是民zhu社hui主义,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社hui主义的第二条道路,有别于苏俄模式的第二条道路。

民zhu社hui主义的出现,让苏俄模式的国家极为尴尬,尴尬的原因不是瑞典社民党跟他们理念不一样。他们之间的理念可以说几乎一样,都坚持要消灭jie级差别,尴尬的原因是他们采取的方式不一样,苏俄制度将不同jie级渲染为势不两立,渲染资本家、地主的罪恶不容原来,必须在身体上加以消灭;而瑞典坚持宪政,坚持通过法律的方法,坚持通过合法的手段来实现财富差距的缩小,最终消灭jie级之间的差异。

简单点来说,就是苏俄打算通过暴力砖政的方式。枪毙掉富人来实现财富均等,而瑞典则希望实现所有人的富裕来实现财富平等,结果就是一帮人将所有人都变成穷鬼来实现平等,另一帮人则通过共同富裕来实现平等。

让人尴尬的是。瑞典人还成功了,他们用了几十年时间,通过全世界最高的税收,将全国最富有的百分之十和最穷的百分之六十人口的平均财富差距,降低到了三倍以内,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而苏俄模式的国家。在初期确实实现了财富平等,但却是以全民贫困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情况的对比,让苏俄模式国家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意提及瑞典模式,不提及,不讨论,甚至不承认瑞典是社hui主义国家,好像世界上不存在这么一号另类国家一样。

在之后苏俄模式崩溃潮中,苏东地区的执zheng党纷纷消失,而瑞典社民党却能做到长期执政。

原因就在于他们坚持了宪政,宪政保护了所有人,也包括社民党自身。而苏俄模式的国家破坏了宪政,先是他们伤害了所有人,最后也伤害了自己。

杨潮也认为,瑞典的成功,对中国没有模仿意义,因为这个国家实在太小,但是却有借鉴的意义,一切成功的国家都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但盲目模仿则得不偿失,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

后世很多国家,为了渲染瑞典的成功,来讽刺苏俄的失败,大大夸张了瑞典的奇迹,他们描述瑞典在社民党之前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在社民党执政几十年之后,就成了全世界最富的国家。

这种描写确实很有冲击力,但却太过小说化了,公正的说,瑞典在社民党上台之前,就已经是一个工业国家,而且按比例来讲,还是一个工业强国,他们的基础要远比苏俄的条件要好的多。

首先从教育上来讲,瑞典是欧洲,也是世界上第一批消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