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五百八十四节 天总会亮的

第五百八十四节 天总会亮的(2 / 4)

了,他表示大生跟他已经没有关系了。强烈要求这些不讲情面的银行家清算大生集团。最后是张謇的儿子出面,结过了大生的经营,张謇的儿子张孝若比张謇的现代意识更强,他自幼就有日本女教师教育,稍大在青岛德国学校接受现代教育,最后去美国留学学习了工商管理,回国后先在淮海银行中担任过总经理,后来在父亲的支持下建立了大生银行。

显然他不但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也有更先进的管理知识,他接管大生之后。不但在杨潮的暗中支持下,得到了大笔的订单,接着又对大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大生旗下的各个公司进行整合。成立了三大部分,一个是大生农业公司,一个是大生纺织公司,另一个是大生教育。

农业公司由江导岷担任总经理,纺织公司朱警辞由担任总经理,大生教育部门则由张謇的学生。南通师范学院的校长江谦负责。

重组的大生集团,管理更加专业,同时自负盈亏,尤其是教育部门,除了得到每年大生承诺的10万两银子外,其余资金必须自筹,大大降低了大生的财政负担。

又变卖了一大批非核心产业,比如什么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外围产业,甚至连天生港都卖给了航运公司,将发电厂卖给了电力公司,大生集中于核心纺织产业。

经过改革的大生,大大降低了负担,提高了管理效率,立刻扭亏为盈,同时承接的巨大军事订单,则让他们的利润节节提高,只是张謇却对此很不满,他不是一个干企业的,他是一个社会实践家,因此他根本不认同儿子的经营方式。

张謇过去建立了太多社会功能的机构,什么电灯公司,电报电话公司,扶贫的残疾人工厂,还有气象台这样的玩意,而现在这些东西都被儿子清除出去了,要么交给当地政府,要么直接变卖。

过去张謇坚持的是不给政府添负担,儿子的做法让他感受到了羞耻,于是大骂了儿子一顿之后,宣布他张謇跟大生彻底脱离关系,从此不再管大生事,不再是大生人。

大生这样的轻工业企业得到了大量订单之后,开始恢复生产,山东的重工业也得到了大笔订单,从步枪、大炮到飞机、坦克,无所不包。

200亿两军费大多数都砸向了武器装备,30吨重的山东兵工厂坦克一辆价格是3万两,来3千辆,斯柯达设计制造的15吨中轻型坦克只要5000两银子,来5千辆,洛克希德公司的最新型战斗机、轰炸机均价10万两银子,来5千架。

其他重炮、装甲车、迫击炮、机关枪,更是不计其数。

随着一艘艘飞艇飞往伊尔库茨克,这些武器装备和人员不断增多,5月底就已经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