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七十九节 重工业基地

第六百七十九节 重工业基地(2 / 4)

要想得到更大的支持,希望国家能给他们投建大型项目。

国家的大项目可不是胡乱砸钱,那是杨潮设计的国家整体效率提高的大局,大西南是人家有那个条件,江西水系跟广东水系在分水岭只有十几公里距离,这些都是自然条件,是老天爷给的,东北可羡慕不来。再说,东北的水运其实并不落后,他们不需要修建什么运河,从康熙那会儿,辽河就是黄金水道,直接从营口能逆流而上到达吉林。选择则有600公里可通轮船的水道,通过浑河和太子河,奉天、本溪、铁岭、抚顺和辽阳城市带都能通过轮船直达海口,河海联运极为通畅。

另外黑龙江、乌苏里江的通航条件也都比较优良,只有冰封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水运也不是东北正要争取的,他们争取的是类似山西那种火电项目。他们认为东北煤矿资源丰富,也有条件发展火电。至于水电,东北虽然有辽河等大型河流,可是水电开发条件却不好,第一是平原落差太小,无法拦河建坝,第二是每年都有封冻季节,对电力供应要求稳定的特点不符合,所以东北水利建设最合理的是防洪和灌溉,没有发展水电的条件。

东北的煤炭资源倒是可以建设火电,可问题是买给谁?距离上距离关内太远,不如山西位于中部,方便向周边省份送电。因此东北火电应该立足自给自足,就像他们的地理位置一样,自成一体。

“东北人口现在还不到1亿吧?”

杨潮叹道。

东北人口高峰期已经超过了1亿,可是大都是移民,经济危机爆发后,大量移民都迁回老家去了。

“东北目前的经济,除了奉天周边的重工业地带外,其他城市主要以轻工业,尤其是食品工业为主,我没说错吧?”

杨潮又问道。

东北的自然条件,农业发展条件太优良了,因此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这种条件太适合发展食品工业了。所以食品加工业极为发达,大连经济危机之前有榨油厂100家,安东这方都有30家,资本额以千万计算,每年东北豆油出口100万吨。哈尔滨的面粉厂有30多家,整个东北更是多达300家以上,东北面粉供应了北方大城市三分之一人口的口粮。

而且东北有利的一点是,不是某一个城市发达,而是整体发展都不错。

作为经济中心的奉天,经济体系比较完善,火柴、酿酒、食品、饮料、服装、制革、机械、肥皂、蜡烛、印刷、烟草、建材、造纸、电力等工业都有。

单像安东这种小城市甚至小县城,都有自己专营的产业,比如安东有丝厂50多家,机器设备1万多台。西丰县这种县城也有丝厂40多家,机器设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