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九十六节 控制原料价格

第六百九十六节 控制原料价格(2 / 4)

杨潮对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产业拥有很强的控制力,但对这两国政府的控制力并不是绝对的,尤其是澳大利亚,已经对皮尔巴拉地区的华人数量产生了警惕,哪里现在有40万中国人,不但在铁矿区形成了城市,而且很多矿工的家属们,利用矿区的深水井饮水,在附近开辟出了大大小小的菜地果园,现在矿区的水果和蔬菜都能自给自足了。

整个中国社会的移植,很难让澳大利亚种族主义政府接受,他们已经限制了移民入境,并且在黑德兰港等进出口渠道驻扎了1万澳大利亚军队,严查偷渡,也就是说,皮尔巴拉这里40万人已经是极限了,不可能增加人口,那就没办法增加工人,产量就不可能增加。

皮尔巴拉只能出口中国2000万吨铁矿,用来生产1000多万吨钢铁制品,巴西出口巅峰时期是3000万吨,但现在也只有2000万吨,加上西伯利亚的2000多万吨,也不过勉强满足6000万吨钢铁产量的原料供应,现在这些钢铁突然就不够用了,只能从美国和印度来弥补,价格自然就高了。

汽车等金属制品制造业抬高了钢铁价格,钢铁价格带动了铁矿石价格,这些都很正常,可连煤炭都开始涨价,确实让人有些意外。

经过分析,山西已经新建了100多家大型发电厂,平均装机容量是40万千瓦,基本上都是四台10万千瓦机组的模式,分布在大同、阳泉等地,用300千伏的高压电网送到河北、河南,甚至山东都在用一部分山西的电力。

这4000多万千瓦的电力装机,每年发电1500多亿度电,每度电平均消耗燃煤半公斤,消耗的燃煤就是7000多万吨。

虽然目前还没有饱和,山西电厂和电网也都没有达到设计标准,但消耗的燃煤也已经超过了5000万吨,这个增量,直接就拉高了煤价。

“必须限价!”

这是杨潮做的决定。

能不动用行政手段,杨潮是不想动用的,因为往往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政府限定了价格,黑市买卖就会红火,最后反而适得其反。

但对于基础原料价格来讲,如果不加以控制,对下游企业的传导效果太恐怖了,煤炭、钢铁增加1两的价格,放大到汽车工业,可能就得增长3两以上,放大到机床等高利润行业,甚至会达到10两的价格。

这种传导是市场不能承受的,会让目前的许多政策失控,比如企业发现即便有政府补贴三分之二,他们更新设备也无利可图的时候,就没人愿意更新设备了。

政府与其在价格疯涨中,不断的加大补贴额度,不如从根源上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