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七百四十四节 欧洲文明之火熄灭

第七百四十四节 欧洲文明之火熄灭(2 / 4)

在枪口下的自由还是在坚船利炮下的自由?”

里芬斯塔尔又哼了一声:“杨先生?我记得您以前并不是一个偏激的反西方者啊?”

里芬斯塔尔突然疑惑起来,今天杨潮讲话,跟以往的风格太不一样了。

杨潮叹道:“我本是一个对西方文明充满好感的人,可是当我看到两次惨无人道的战争,看到西方人露出那种恐怖残忍的嘴脸,互相用最疯狂的手段屠杀着对方,把最原始的野蛮曝露在阳光下时,我明白了,西方并不是我想象中人类文明的灯塔,他只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一朵短暂但美丽的浪花罢了,当着浪花破灭后,又是汹涌黑暗的深渊之水。每当想到这里,我都在想,人类的未来在哪里?人类该坚持什么底线,人类难道不该讲仁爱,讲平等吗?我对此很悲观,我们中国人以德治国了两千多年,可是依然没有建立起一个道德社会,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一个人人有爱,互相关怀的社会。而不是像西方人一样,只讲利益,在利益无法达成的时候,就拿起刀子互相搏杀。”

杨潮说着,里芬斯塔尔也沉思起来,随着德国又一次挑起了战争,西方人对自己文明的前途也开始感到迷茫,直到美帝打着自由的旗帜解放了欧洲,欧洲人才再次看到了一座灯塔,不过那座灯塔已经不在欧洲,已经去了美洲。

里芬斯塔尔犹豫的对,杨潮当然不是突然变了,他是有意的,在欧洲人最迷茫的时候,他就是要告诉欧洲人,人类文明的灯塔可不止一座,中国这座灯塔也很亮,我们是坚持了两千多年德治的灯塔,尽管这灯塔并不是很显眼,在近代变得黯淡无光,但他始终没有熄灭,始终在给人类指路,欧洲人,来走这条路吧。

无论是min主、自由,还是中国的仁人爱人,都是人类道德的美好一面,拿出去粉饰一下自己,那是非常有用的。

当然批评西方也不全是为了体现中国坚持了两千多年(有人认为是虚伪的道德,可笑的是却坚定的认为西方的道德是真挚的)的高尚道德。老实说那玩意没什么大用,不过是理想主义者的迷梦,或者是政治家拿出来忽悠大众的幌子。

批评西方,是为了打击西方文明的自信,白种人之所以有种族主义,不就是因为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落后了几千年后,突然在最忌一百多年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快速的崛起了吗。之所以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不就是因为他们的灵魂没有跟上物质进步的脚步,杀戮的手段远远超了渴望和平的道德感,所以战争不断,纷争不休吗。

批评西方,还是为了彰显中国人的自信心,时至今日,杨潮依然能看到在西方人面前,有一些文化自卑的人群,而且这些人还不是小老百姓,全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