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还算巧妙,即没明确的答应也没生硬的拒绝。这样一来,即给自己留了条退路,也让章仪之不显尴尬。
康聿容的小心思,章仪之那会看不出来。他也没强求,只说句:“行吧。”
章仪之一上午的经验之谈,真是让康聿容受益匪浅。用过午饭,康聿容就没再停留,返回了北京。
章仪之看着前儿媳匆匆离去的背影,叹气感慨。这孩子,看着绵绵软软,没想到做起事来却是个有胆有识的。比自己那个有眼无珠的儿子,真是强了百倍千倍啊。
老天爷,你要是要是怜悯我章仪之,这次就让我那不成器的儿子把聿容给拉回来吧?否则,真的是太可惜了。
再说章盛呈,他的点有点背,从康聿容住处出来,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坐上洋车。紧赶慢赶好不容易赶到了火车站,还遇上火车晚点。
好不容易到了保定吧,出站的时候不小心撞了个小混混。说是撞,简直能把章盛呈委屈死,其实就是不小心蹭了一下。
可,小混混就是不依不饶,缠着他撒泼撒赖,硬是讹了他五十块钱才放手。
章盛呈不知道的是,在他被小混混纠缠不休的时候,康聿容刚好与他擦肩而过,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有了计划,又有了章仪之这个老前辈的出谋划策,康聿容立马就开始为服装厂奔波起来。
这第一件事,就是集资。
从保定返回北京,康聿容连家都没回,马不停蹄的来到四哥家,约了四嫂和林太太,商量办厂的事儿。
四嫂说:“这办厂也是好事,买卖做得越大赚钱才能赚的越多嘛。只是,这办厂不是个小作坊。聿容,这得要不少钱吧?”
“嗯。”康聿容点头:“大概得四十来万。”
四嫂眼睛一圆:“这么多啊。”
“是不少。”康聿容说:“这么多钱一个肯定也拿不出来。所以,我们还像洋装店那样实施入股。这次就没有干股了,按入股的比例年底分红。”
“要是这样的话,我入。”四嫂说。
四嫂的支持让康聿容会心一笑,接着转头去看林太太,问:“林太太,你的意思呢?”
林太太从头到尾一直没说话,这会儿听到康聿容问她,才抬起头,嘴巴张张合合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的样子。
康聿容望着欲言又止的林太太,温和笑说:“林太太,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就直说。办厂的事咱们都是第一次,都没什么经验。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咱们又不是外人,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