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同时,这一次跳跃的所有数据,包括跳跃落点、装置状况等等所有有关数据全部都会被收集起来,然后不用雪风吩咐旅顺便将其显示在了雪风的面前屏幕上。
在收集数据的,也同样是等待跳跃缓冲(低耗运转)的几秒后,下一批双足步行者会在指令下,再次上前,踏入蓝色光膜中,被传送到地面的森林之中。
虽然这样做收集的资料并不完全,比如真正的同批次大规模跳跃、快速无间隔的多只小团队跳跃、每次跳跃都重新定点的连续跳跃之类的各种复杂情况,都无法对此收集到对普通研究者而言足够的资料。
当然,将同一批次的跳跃者送到不同地方等等这些高级功能,现在这台装置还远远无法做到,所以也就不用测试了。
不过,这一次只是为了接下来的战斗进行测试而已,所以并不需要对于各种极端情况进行测试,只需要保证空间跳跃装置的正常运转就行了。
更重要的是,雪风是那些游戏中,除了用头上的姓名外,就绝对分不出来的普通研究员吗?
虽然在面对那些令人咋舌的各种科技侧科技的时候,雪风该眼晕还是得眼晕。但是空间类的技术则不一样,作为最接近世界本源法则的技术,无论是科技侧还是神秘侧对其的研究都是极其类似的。真的说起来的话,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各种定理的描述和名字的不一样了。
而这点区别,其实只要你换一个位面,甚至换一个文明,也是同样存在的,自然不会构成什么大的阻碍。
再说,以伊洛纳大陆对于空间技术的研究,虽然是反向克制型的,但是积累下来的资料也不是普通星际文明可以比较的。这也是为什么雪风等人可以在几年间,还是精力被极度分散的情况下,也可以建造出一台空间跳跃装置的原因。
不是研究出,而是建造出!
所以,在第一份资料发来的第一时间,雪风便快速的扫视了起来。等到十个小队全部传送完毕后,雪风立刻开始远程连线要塞的主机(在这里的雪风只是一个投影来着),对空间跳跃装置进行各种修正。
没错,这次传送并没有完美的顺利完成,十个小队总共一百架双足步行者,成功跳跃到指定地点的,只有九十八架。
不要认为98%的成功率已经足够了,要知道在万人级的大规模军团传送中,2%的损失足以让你哭出来,甚至如果是王牌单位因此而损失掉了的话,那足以让你后悔为什么没有将成功率推到100%。
但最重要的,不是成功率,而是落点的不确定性。简单来说,就是进去十个双足步行者后,你甚至要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