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除了在紧张的施工环境中,这些强化究竟能够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就光是主轴已经崩溃这种状况,已经足以说明此时的状况已经恶化到了一种什么程度了。通过外壁来支撑整个卫星不解体,除了带来微不足道的心理安慰外,就是给了众人最后的祷告时间而已。
最后还算值得一提的副代价,大概就只有发射速度的缓慢了。干脆将整个卫星试作为一整个大炮的卫星主炮,即使有卫星上的所有反应炉作为供能单位,充填到100%的速度依然跟它的威力成正比:哪怕完全不顾任何后果,你也别想让这门炮在二十五分钟内发射第二发!
更别说,在完成了一次射击后,卫星内部那近九成的管道此时正处于散热罢工的状态呢。虽然因为身处宇宙,有着巨大的环境散热加成。但是,那热辐射已经达到一个极限值的管道,都已经快要将周围的宇宙给“煮沸”了。
因此,不要想着只要打开护壁,然后整个管道的温度瞬间就下降到安全阀值以内的好事了。在当时的设计人员交给所有当初的负责人与高层,还有现在正指挥卫星作战的指挥官与正负责对整个卫星进行整备的整备班班长手上,明确的写出了卫星主炮发射后,管道温度达到安全阀值以内所需要的最低时间:十分钟。
换句话来说,就是指卫星主炮每次开炮的间隔时间,即使最短也长达半个小时!
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这种等级的卫星炮或者要塞炮,半小时的射击间隔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或者说,仅仅只需要半小时的时间,就能发射第二发,已经超过了当初绝大多数人的想象了。
如果硬是要在散热还未结束,也就是管道的温度还未降到安全阀值以内,就立刻开始再次充能,会发生什么事请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负责整个卫星整备工作的整备班班长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就是:
整个卫星都有可能因为管道负载过大,超出极限阀值,从而一口气变成宇宙间的一团璀璨烟火,而且还是连敌人的一根毫毛都伤不到的大烟火!
而且并不仅仅只是如此而已,即使侥幸没有真的炸开来,整个卫星的使用年限也会如同股市大崩盘般,一口气变得极为有限。毕竟,主炮所使用的供能管道接近整个卫星的九成,而这些管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整个卫星的生命线。
先不提管道在满负荷情况下会造成的磨损能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但超负荷运作的磨损必定会远远高于满负荷这件事,大概不需要多说什么,大家也是明白的。于是乎,超负荷,也就是在散热的过程中继续装填,无异于在加速消耗这个卫星的生命周期。
从自身的职责上来讲,整备班的班长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