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人民军,实际上还很少经受真正的全过程的战争考验,因而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成熟起来,卓有成效地进行这场统一朝鲜的速决战,更不可能对付直接参战的优势的美*队。因此,从一开始他就这个计划的可能性有所怀疑。只是,斯大林的支持使他失去了反对的可能。等到9月中旬美*队在仁川登陆,轻而易举地围歼了人民军进攻部队的时候,*更加相信自己的估计是正确的了。但越如此也就越遗憾。所以,当斯大林逝世后,*不止一次地在这个问题上埋怨斯大林。他肯定地说:斯大林关于朝鲜战争的决定,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是百分之百的错了”。但*心里想的多半是,如果当初斯大林不是轻率地支持在朝鲜采取行动,那么不仅不会犯这样大的错误,而且也不会使中国的台湾问题陷入如此困难的局面。当然,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人或许用不了付出在朝鲜战争中那么大的代价,就有可能解放台湾了。。。。。。
5月29日,金日成通知苏联大使,他已经收到了斯大林答应提供的武器和装备的主要部分,他们准备在6月发动进攻,6月10日前部队将全部集中到预定的进攻地点。随着按照既定方案北朝鲜提出的和平统一主张在6月11日遭到南朝鲜当局的拒绝,第三阶段,即军事进攻阶段开始进入了倒计时。根据苏联瓦西里耶夫中将和苏军顾问组协助制定的这个“先发制人的进攻作战计划”,人民军应当在22到27天内分三个阶段实现解放南朝鲜的作战。6月18日,作战计划下达到人民军部署在三八线的各个部队。25日,受命参加进攻的7个师随着反击南朝鲜军挑衅的一声枪响,大举越过了三八线。朝鲜战争爆发了。
面对朝鲜战争的爆发,*领导人的心可以说提到了嗓子眼儿上。他们焦虑地注视着国际上,特别是美国的反应。两天之后,一个最让*担心的局面随之出现了。美国总统杜鲁门于27日宣布台湾未来地位尚未确定,因此他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任何对台湾的进攻,确保台湾及台湾海峡的中立化,防止战争蔓延。在*看来,美国的这一行动,显然无异于救了国民党的命。
对于美国的行动,*立即做出强烈反应,号召“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但在内部指示中,*中央则不能不承认:自己没有与美国现代化的海军进行海上较量的可能,“形势的变化给我们打台湾添了麻烦,因为有美国在台湾海峡挡着”,结果只好把“打台湾的时间往后推延”。与此同时,由于6月27日美国总统也同时宣布美国将出兵南朝鲜,中国东北边防以及可能增援朝鲜问题日益紧迫,*的战略重点也被迫转向东北地区。至此,进攻台湾的准备工作逐渐停顿下来,以至最终不得不在事实上放弃了这一作战计划。
这是一件让*感到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