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趴在墙头眯着眼睛笑盈盈地观赏,时间一长,偶尔隔墙说说话,大家也彼此有所了解。
虽然陈正钟情于她,奈何二人家境悬殊太大,自卑感束缚了他的情感,使得他只能躲在角落偷偷想念。
陈正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座院子,心中暗暗念道:自从前年父亲病重,我回家照顾父亲,这一别就是四年,如今她已是十七芳华,肯定落得更加文秀大方,亭亭玉立,想必也已经嫁人为妻了吧。
赵雪儿见陈正愣着不前,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赶紧摇了摇陈正的胳膊询问状况,这才让陈正从思绪中清醒过来。陈正当然不能将心中所想告诉雪儿,于是冲雪儿微微笑了下打了个谎后领着雪儿来到了书院门前。
敬儒书院是龙里县最有名的书院,先生叫周敬儒,已年过六旬。周敬儒少年得志,三十岁的时候就做了大同府的知府,奈何其为人耿直,为官清廉,得罪了上司,朝廷竟要将他下放到云南做知县。他一怒之下辞了官,回到老家龙里县办起了书院,教书育人,一教就是三十年。
虽然离开书院已经四年,但是门房老王还是一眼认出了陈正,客客气气地引他进了院子。书院是个吕字型的四合院子,十分宽敞。前院是学院,有学堂跟留宿学生的宿舍,而后院则是周敬儒的家院。
此时是五月底,正直书院放假,老王告诉陈正说先生正在书房里做学问。陈正对书院了如指掌,跟周敬儒也相识相知,自然不需要老王领路。他请求老王带雪儿先到偏厅里休息,自己径直地走向书房。
周敬儒见是自己钟爱的学生陈正来了,满心欢喜,赶紧站起来迎接。才四年不见而已,陈正觉得恩师的头发白了更多,而且身形也更加瘦弱,腰背也更加佝偻了。周敬儒跟他对面而坐,用上好的茶叶招待他,师生两年未见,交谈甚欢。
陈正将自己这四年来的遭遇一一告诉了周敬儒,听得周敬儒连连摇头惋叹。听陈正说此次来到县城里投靠他,想托他帮忙找个活计养家糊口,周敬儒毫不犹豫地拍了拍他的手背让他放心,一定会竭尽所能地帮助,这让陈正感动不已。
二人滔滔不绝地聊了一个时辰,突然门房老王进屋说县太爷来访。陈正听闻一时惊慌,而周敬儒则显得淡然从容,像是对县太爷的来访习以为常。
陈正跟在周敬儒的身后走到书房门口去迎接,青衫官服让他一样就认出了谁是县太爷,于是待周敬儒礼毕之后,陈正也毕恭毕敬地向他作揖行礼,只是他心中暗暗好奇这县太爷的容貌。
只见着县太爷三十多岁的样子,肤色黝黑,胡子拉碴,身材挺拔魁梧,或者毫不客气地说有点虎背熊腰,一举一动,丝毫不像是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