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天下> 第二百八十六章 朝会之争(下)

第二百八十六章 朝会之争(下)(2 / 6)

柱,他为兵部侍郎,也算是弥补裴宽退仕后,裴家的在朝廷高层的力量空白,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这裴旻原是东宫党人,又是李庆安的妻舅,让杨国忠心中略略有些不爽,好在吏部侍郎是他的人,兵部尚书也是他的人,一个兵部侍郎影响不大,他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倒是李林甫心中微微有些明悟,李隆基任命裴旻或许是一个信号,他等待着后面的好戏。

李隆基见众人都不反对,便道:“好吧!下面宣布新相国人选,第一个便是御史大夫王珙,朕准备任命他为刑部尚书,众爱卿以为如何?”

这个任命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按照吏、户、礼、兵、刑、工的高低顺序,空的三个尚书是兵、刑、工,韦见素提升为兵部尚书,把刑部尚书给了王珙,正是这个道理。

故没有人开口反对,众人都在等待另外三人是谁,这三人将关系到政事堂的力量对比,关系到朝廷的格局,因此栖凤阁的气氛显得格外紧张。

“第二个人朕准备任用零陵太守李岘为中书侍郎,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岘便是前任京兆尹,吴王恪之孙,因东宫案被牵连而被贬为零陵太守,现在李隆基突然起用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张筠和杨慎衿交换了一个眼色,他们都认为李隆基是要在几党之外任用自己的人为相,加大中间力量,而宗室人选最为适合,尤其李林甫多病,中书省没有一个得力的大臣支撑,会造成中书省的行事不畅,李岘能力出众,用他为中书侍郎也是在情理之中。

而杨国忠却认为李岘虽然曾是东宫党,但他和颖王的关系也不错,这极可能是为颖王创造条件。

只有李林甫隐隐猜到了李岘复出,这极可能和皇长孙入主东宫有关,李隆基任命他,应该就是在为李俶入主东宫进行先期准备,这和裴旻为兵部侍郎是同出一辙,但还不够,他不露声色,等待着李隆基的下一人。

果然,当李隆基宣布第三人时,李林甫便立刻确认自己的想法正确,第三人竟然是光州长史韦涣,也就是当初因东宫案而被贬黜的东宫党的骨干之一。

‘韦涣为工部尚书!’

韦涣的复出让在座的所有人都震惊了,这是最明显的信号,已经销声匿迹两年的东宫党又开始出现了,如果说独孤浩然是因为某种特殊情况才复出的话,而韦涣的复出就绝不是那么简单了,无论是张筠、陈希烈还是杨国忠,他们的脑海里都同时跳出一个念头,李亨要重入东宫。

尽管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摆在这里,当初东宫党的两人都要复出为相了,这不就是李亨要重入东宫的先兆吗?

张筠迅速瞥了一眼李林甫,见他表情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