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天下>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唐大食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唐大食(2 / 7)

“回禀陛下,根据臣探得的消息,吐蕃在九曲一带有两万常驻军,在乌海有一万,在柏海有两万,加上吐蕃人全民皆兵,那我这次战役在遭遇到八万左右的吐蕃军抵抗,好在他们各自分散,我可以各个击破。”

“哥舒将军有没有考虑唐军对高原的适应?”旁边的李庆安问道。

“我已经考虑到了!”哥舒翰肯定地说道:“事实上这两年来,我一直轮番让唐军驻扎在大非川一线,那里空气稀薄,地势很高,这样,我陇右河西的十四万军中,至少有十万军能进行高原作战,当然,在高原上唐军士兵的战斗力不如吐蕃人,但只能用精良的兵器来弥补。”

说到这,哥舒翰的木杆便指向更西方,对李庆安和李隆基道:“这场战役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什么优势,在高原上,十万人对八万人,在体力上,我们还处于劣势,所以我最担心就是西面的吐蕃军来援,萨毗泽一带河流众多,牧草丰美,那里至少驻扎有三万吐蕃军精锐,再向西的羌塘一带,据说还有两万多吐蕃军,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大小勃律和吐火罗,对东线战役基本上不会有影响,关键就是萨毗泽的三万吐蕃驻军,如果他们赶来援助,或者截断我的退路,这场战役我必败无疑。”

李隆基看着地图沉思了片刻,又回头问李庆安道:“那李爱卿的想法如何?”

李庆安对这场战役已经考虑了很久,为了除掉吐蕃后背之患,他也认为需要彻底歼灭萨毗泽一带的吐蕃军,夺回萨毗泽,彻底消除隐患,萨毗泽一带原本是属于沙州管辖,背靠昆仑山,是一片土地肥沃的草原,吐蕃在开元初年夺取它,一直驻扎重兵,虽然没有北犯,但它却是安西脊背最大的隐患。

李庆安和哥舒翰手中接过木杆便道:“离萨毗泽最近的安西之地便是播仙镇,我打算以播仙镇为出兵点,或示以弱,诱引吐蕃军北上进攻播仙镇,同时,我出奇兵走中路。”

李庆安木杆一指敦煌,道:“我从沙州出一支两万人左右的奇兵,越过当金山口南下,截断萨毗泽吐蕃军的东进之路,和播仙的唐军前后夹击,将这支军队彻底歼灭,给哥舒将军以强有力的支援。”

“妙!”哥舒翰掌拳一击赞道:“这支中路奇兵果然神妙之极,有这支奇兵拦截吐蕃援军东进,东线战役我便有七成的胜机。”

李隆基趴在地图前仔细地研究李庆安的方案,如果按照李庆安的方案,那沙州就必须交给安西军控制,这一点李隆基不是很赞成,事实上沙州地域宽广,它是河西走廊去安西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相当重要,敦煌的中转商业十分繁盛,曾经也属于安西,后来为了削弱日益膨胀的安西势力,便又把它划给了河西,置豆卢军镇守沙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