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尽管这档生意非常合适,他们也不会立刻就答应的。身为好莱坞电影界的豪门,它虽然落魄,但还是要摆摆架子,矜持一下的。
另外也不排除他们正在等第二个买家。世上很多东西,本来不值钱,抢得人多了,一下子就身价倍增了。
比如大蒜,本来只是十分平常的菜蔬,但因为你抢我也抢,于是蒜价飙升,涨了四五倍之多。其实价格已经很不合理,但是你如果要吃蒜,那就只能捏着鼻子接受这个高价。
“要是半路真的杀出一个程咬金,比如索尼突然提前收购的话,那我该怎么办才好呢?”夏天心中也在担心这个问题。
……
索尼财雄势大,而且一直都有进军文化产业的野心。它六零年代,就已经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在日本合组索尼唱片。
当时盛田绍夫就已经定下了索尼公司的经营战略,那就是“硬件和软件是索尼集团的两个车轮,必须使之同时运转。”
而索尼唱片的确没有让他失望,成立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七亿日元。随后它的业绩更是年年增长,到今年营业额已经突破了一千亿日圆。
更难得的是,索尼唱片还帮助索尼推广了由它和菲利普共同推出的CD(光碟)标准格式。成为盛田绍夫口中“软件”和“硬件”两个车轮共同运转的成功典范,也坚定了他继续走软件、硬件并行的战略路线。
再加上七零年代末,索尼和JVC公司先后推出BETAMAX、VHS两种格式的录影带,经过十多年的竞争,JVC公司的VHS格式取得了成功,成为录影带的标准格式。
这就意味着,今后任何一家影视公司想要推出自己的录影带,都要向JVC公司缴纳专利费。想想看,全世界每年要推出多少盘录影带,十亿、八亿都不止呢,而这些钱将全被JVC公司赚走了。
索尼当然不甘心。而它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站在它这一阵营的盟友实在太少了。尤其是好莱坞那些巨头,更是对它不屑一顾。
环球影业还因为录影机能够随意转录电影,会导致盗版录影带泛滥,而将索尼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禁止索尼出售录影机。虽然官司最终是打赢了,但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索尼的发展。
痛定思痛,索尼自然更坚定了收购文化产业,促进硬件销售的战略。而它是这么想得,也是这么做的。
从去年(86年)开始,它就谋求将合作伙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买下来,开价十二点五亿美元。不过从去年十一月份到现在谈了一年,还是没有谈成。
虽然如果索尼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