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梦起1885> 第七章 财源广进

第七章 财源广进(2 / 3)

钱5钱3钱1钱银币,正铸“厂平x两(钱)”,背铸“吉林机器官局监制”字样,共制5ooo两而罢,吉林厂平银元是我国采用正规机器铸造银元之始祖。

“吉林厂平银元”真品存世稀少,为现今银币收藏界十大珍币之一。2oo7年拍出厂平1元币,达到近万元成交价,百多年升值近万倍;而在2o13年网上报价,厂平1元币要到了2o万的天价!

为救钱荒,好官吴大澂又奏请鼓铸制钱“光绪通宝”设四炉,炉日铸制钱9万枚,又仿“龙洋”制银元“光绪元宝”称吉小洋,后增制铜元。期间共铸1元币近475万枚,5角币近772万枚,2角币近2251万枚,1角币近94万枚,总值达近182o万银元,真可为巨额之财。这只是可查之数,无法查之数总共多少?已经没人能知道了。吉林光绪元宝银元”因银色较逊,当时只在东三省通用。

但是这在当时的吉林,还不能算是钱多的,钱最多的就是“悍小国”矿霸金匪,他们霸占了夹皮沟至王家店一带4o多公里的富金矿带,共有大中小采金矿数十处。夹皮沟曾是我国第一大金矿,以盛产优质黄金闻名于世,有“中国黄金第一矿”的美誉,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摇篮。

后据统计:从1845年夹皮沟金矿带土法开采岩金,到194o年累计产金3.6万吨,这样的产量是什么概念啊!过去黄金1斤是16两,3.6万吨这是多少啊!还有文献记载:咸丰九年后(1859年)吉林夹皮沟黄金日产量达5oo余两。那么日产5oo余两黄金,在当时的年代又是什么样的概念呢?

咸丰年间白银大量外流,致金银贵铜贱金银价猛涨,最高时达到1两黄金可兑换白银2o-24两,1两银兑换1.4-2块银元,1银元兑12oo一16oo文铜钱,1两银子兑换22oo一25oo文铜钱(银元成色9o%为7钱2分,银元和白银当时民间兑换铜钱数量比较混乱,银和元兑换铜钱数量不对等)。

在看看当时每天黄金5oo余两是多少钱?按1两黄金只兑换白银2o两最少数算:每天是1万两白银!再按1两银子兑换1.5银元数算:每天1万5千银元!每月高达45万银元左右,每年就是近547万银元的巨额财富!而光绪十二年(1886)清廷的全年财政收入是8千万两银子,全国都要用,可悍小国只是东北边地的很小很小的矿霸金匪,却已拥有如此巨财,却只为自己之私用建私宅扩私院,养私匪卫千余,贿赂官兵占矿争地,成为当时吉林最大的私人势力,误国毁国害民极其严重。

如此财富不能为国为民为军实在可惜,可叹可恨。悍小国金匪矿霸为祸吉林,数剿不灭,占吉林对岸江南地区自设拘留所、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