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文书上面所记载的东西,绝对是真实的,而且李太后也愿意相信。
但是她越是相信,就越是觉得这件事情棘手无比。正像是刚才所说的那样,既然是有了真凭实据,而且张居正的走着也呈上来了,那么一旦弹劾下来,这些人绝对都是跑不了的。丢官那都是小事,弄不好还要有几个掉脑袋的。
可是重点不是这里,重点是这人数,实在是太多了一些。倘若是一下子让这些人全都丢官了,朝廷一时半会之间根本就找不出这么多的人来顶替这些人的位置,那么一来,这上百个县城可就要乱了。这在起义不断的大明朝,自然是一见十分让人担心的事情,没有人敢对此有任何的疏忽。
当然,还有个办法,那就是弹劾这些人,却并不是将他们全都一网打尽,罢官了事。但是张凡等人商量了一番之后,觉得那么做的话,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
诚然,不将这些人全都罢官,的确是可以让各地在仍然有地方官的情况下,依然正常地运转。但是,他们不得不担心一点。
首先,那些明明被弹劾了,却没有被罢官的人并非蠢材,他们心里头明白自己为何犯了如此大过却任然能够穿着官服、戴着乌纱帽的原因。而且他们心里头也同样明白,现在不将他们罢官,并不代表着朝廷会忘记他们。相反,这种事情,特别是牵连到政事的时候,那是绝对没有人会忘记什么的。将来,或许等到时局平稳的时候,朝廷自然是会翻出旧账。甚至于,以后若是有了什么需要的时候,就会有人翻出他们的事情,针对个别人来再次弹劾他们。
如此一来的话,既然这些人知道自己的官位是不得长久的,那么他们依然在其位,自然是要为自己留好后路了。偷偷地逃跑有可能,自暴自弃地开始公开地大肆贪赃更是肯定的,为将来做打算。
这么一来的话,更是远远比撤掉这些人的危害要来的更大。毕竟就算是用上一个没有什么才能的人,在张居正如今当政的情况下,这些人最起码的品行还是不错的。但是留着原来的人,并且开始肆无忌惮之后,那伤害可就不仅仅如此了,百姓必然会更加地深恶痛绝,到时候会引起什么样的情况也就无人敢预料了。
而且还有一点,想要留下一批也是不可能的。都说官官相护,很多官员之间都是有关系的,特别是这些底层的官员。虽然说这些人,人人都想要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但是他们毕竟势单力薄,需要相互联合起来才能够“共同进步”。将来其中若是有一人能够上位,凭借着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人所拿住他的把柄,自然是也要提携一番的。
要是有的人被罢官了,有的人去没有。那些被罢官的人必然是会心生嫉恨。不要说张居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