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恨为名(3 / 5)

,他依然要一个人,每天空虚地活着。可以说,对文沫的恨现在是他活下去的动力,只要一想到,妹妹死得那么惨,他就恨不得活剥了文沫的皮。

越对这个女人了解得多,他越压抑不了心底的恨意,她凭借着那点浅薄得可怜的所谓专业知识,每天伪装成个道貌岸然的所谓专家,耀武扬威地全国到处跑,被她害死的人命算什么?因为她的耽误不该死的死了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最后凶手落网,案件结了,一切都可以被粉饰得太太平平了。

从警十余年,积案少得可怜,一个抽屉就装下了,多么值得骄傲!多么值得自豪,整个警察队伍这样的能人也不多啊,所以她必须受到拥护,必须被捧得高高的。

呵呵,生命本身没有高低贵贱?这句话是忽悠那些愚民的,人生而不平等,如果平等的话,那些成功还奋斗什么,所以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死就死了,没有关系,只要稳定这个主题不变也就够了,文沫的工作实在是很符合很多人的意。

君不见,背后哭泣的死者家属,不明真相的他们还把文沫当救世主,以为是因为她,他们的亲人才能在九泉之下瞑目,君不见,本应为自己做错的一切承担罪则的嫌疑人就这么一死了之,警察只要简单写一个结案报告就够了,不用浪费纳税人的钱大费周张去审一个已经被认定要死的犯人,可是谁都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生死,除了法律,不论一个人犯了多大的罪孽,公平公正的审判都是必须的,死在抓捕现场,不论是警察下的手还是他自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其实与滥用私刑又有什么区别?那些在场的警察,有谁尽最大的努力劝阻过?也许他们还认为这个人该死,死了干净省事,文沫呢?做为一名犯罪心理学“专家”,她难道不知道碰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可以达到暂时挽回嫌疑人求死之心吗?

可是每一次,她都是尽力了,来晚了,嫌疑人求死的心太强烈了之类苍白的借口,如此,她又算得上什么狗屁专家?她专家的名头,是用很多无辜人的鲜血堆砌起来的!

而他,不单单是为了素昧平生的妹妹,也是为了以后不再出现像他妹妹这样的悲剧,一定一定要把文沫从那高高的神坛上拉下来,扯下她伪善的面孔,让世人都看清她的真面目。

至于她的亲朋好友是否无辜这一问题,他考虑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人既然甘于在文沫身边,那么肯定也与她有着相同的价值观,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死不足惜。

现在,他推开主卧自带的卫生间的门,门里那个瘦瘦的身影听到有人进来,明显瑟缩了一下,尽量想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但是很徒劳,双眼被蒙,双手被缚,卫生间不过三平方多的地儿,他又能躲到哪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