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玄幻小说>忽悠盛唐> 第37节:孙思邈力求同行,袁天罡解惑国公

第37节:孙思邈力求同行,袁天罡解惑国公(1 / 4)

第十二卷 回到大唐 第三十七节 孙思邈力求同行,袁天罡解惑国公

李治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师兄会因为自己耍了次性子要跑路,张成才的动作,基本上都落在了武妹妹的眼里,两口子商量来商量去,就得出了一个结果,这娃就是个懒汉,又想象上次去登州一样,发个小财图个清闲,竟然没有顾得上搭理他。

就在张成才领着俩老婆和袁大神棍出门要走的时候,张成才的家里却来了一个人,确切的说,是个熟人,药王孙思邈。

这货跑到泰山去找赤灵芝,原以为是什么稀罕东西,后来才知道这玩意虽不敢说满大街都是,可弄起来还真没多难,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老头就收了好大一车,为了防止自己搞错,他急急忙忙的赶回了长安,正好把张成才同志给堵在了家里。

听说张成才要出去游玩,自己的老伙计袁天罡竟然也要跟着,老头登时起了心思,哭着闹着打着滚的要一起去,别人估计是真不知道张大公爷有什么好,可孙思邈是知道的太清楚了,起码这娃的脉象摆在这,咋看都不是一般的人。

对孙思邈如此想和自己同去游玩,张成才觉得幸福来的确实有点突然,谁不想出门的时候带个神医当自己的专职护理啊!这要是不答应,还特么的有天理啊!

袁天罡对孙思邈的要求却觉得有些奇怪,自己这位道友自己是知道的很,这个老头是从来不阿谀富贵,不贪图官位,一门心思的治病救人,咋这会出去会起了游玩的心思捏?

张成才可不管袁天罡怎么想,一看孙思邈如此的要求进步,那是立马答应了下来,一帮子人等了几天,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长安,路上又喊上了刘仁轨和五千退伍的义乌兵,一起到了海边,上了陈硕贞带来的大船。

一声号角,舰队拔锚,刘仁轨熟练的指挥着舰队,向台湾海峡行驶了过去。

在大唐时期,台湾应该是流求的一部分,而流求指的是“澎湖以东”、“倭国以南”一连串神秘而未知的蛮荒之岛,并不专指台湾,跟后来的琉球也没啥关系。

汉人的势力直到荷兰人来到台湾之前,基本上都限于如今被称为”澎湖“这个小岛上。当然了,其中也不乏极富冒险精神的汉人冒险登台,去观光旅游。

后来,有“台湾太史公”之称的连横连老先生在《台湾通史》上说过:台湾固无史也。荷人启之,郑氏作之,清代营之,开物成务,以立我丕基,至於今三百有余年矣。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台湾,应该还是无主之地,自己这时候去了,李治是不会过于逼迫自己滴!张成才这次出海和上次征讨美洲的心情完全不一样,上一次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