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可以使用,那才算合格。
甲车的改进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彻底地抛弃了以前低下的机械动力,将它与气车整行完美地整合后,基于法阵为基础的‘坦克’就这样出现了。而且,较之以前的甲车,机动性能和越野性能提升了数十倍不止,由此也带动战场攻防能力的空前提升。截止目前,就已经接到了三十万辆的订单,这已经是理藩院三个月的最大产量了。饶是如此,每天还是有数十个大小势力的特使排队候在理藩院门外,等着下订单呢!可理藩院又哪敢接?接了若完不成生产任务,交不了货,那可是要担责任的!没办法,叫苦还是叫到了凤九渊这里。
凤九渊想了想,觉得可以适当放开武备的零配件生产,可以把一些消耗量大,技术含量不高的部件交给民间去生产。再者这一年多来,在新的研究激励政策之下,各种稀奇古怪的科研成果接连涌现,只可惜受制于理藩院的生产能力,好多实用的研究成果都被晾在了一边,若再这样下去,恐怕会严重打击百姓们才提起来的积极性。若能开放民间市场,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为了试探朝臣们的是否支持让民间作坊加入到武备生产的环节里来,凤九渊吃过午饭后,召集翁尚,还有户部、工部和理藩院的堂官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商讨。他摆出的出发点是:发展经济、增加和稳定财税收入,减轻对外贸易依赖,维护凤凰界的安全。
但还是遭到了户部和理藩院的堂官强烈的反对。理藩院反对自然是怕民间力量强大起来了,自己的特权地位不保。户部的反对意见就有些诡异了,说是经济之道便是逐利之道,是罪恶之源,若是发展得太好,不但有伤风化,还会动摇国本。说只要民用足、食足便可,何必非得求富?
理藩院反对凤九渊还能理解,户部反对,而且还用的是这样的理由,凤九渊着实有些始料不及。思忖了半晌,都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便问道:“照户部这么说,兜里头的钱够用,仓里的粮够吃就行了?”
户部尚书尹天德道:“是。朝廷就为百姓之表率,所朝廷都学着商人一般追逐名利,势必将礼崩乐坏,国将不国!”
凤九渊经常跟这些人打交道,脾气早好了很多,按说以往,早跳起来开骂了。尹天德说完后,他问翁尚:“中书令怎么看的?”
翁尚道:“尹大人是老成谋国之见。不过,殿下之策却是利国利民的长远之策,可以从容计较的!”
什么是从容计较?就是先不忙着说,慢慢来,等时机成熟了再说。
天才知道什么时候时机才会成熟?
凤九渊知道翁尚也不怎么赞成自己的意见,但又不敢明着反对,便道:“你们也都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