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宰执大宋> 第二三九章 大战之前

第二三九章 大战之前(3 / 5)

钟浩苦笑着劝借杨文广道:“老叔也不必过于气结。唉,谁让我们大宋朝就是这么政治形势呢,怕是要改变很难啊。不过从这次官家让狄帅单独挂帅来看,官家还是有意逐渐提高武将地位的。不知道这次咱们西军大军班师回京之后,官家会对狄帅如何封赏?不过不管如何,武将的地位只能越来越好,不会再差了。”

狄青如今已经是枢密副使了,再升怕是就得当枢密使。如今西军打败侬智高,克复两广的不世大功已经到手,狄青这一军主帅肯定要重赏,加官进爵是必然的。哪怕官升一级,狄青也该升枢密使了。但是这枢密使这西府执政的位子,虽然主管的是军事,但却是一直都是由文官做得,从未有武将染指过。就算官家想要任命狄青为枢密使,怕是也是阻力重重,要面对文官们的拼命阻挠。

钟浩印象中好像狄青后来确实当上了枢密使,这似乎预示着当今官家想扭转一下如今文贵武轻、文武严重失衡的局面。不过钟浩记忆中,狄青做上枢密使后,好像并未抵挡住文官们的撕咬,很快便被文官们玩废了。狄青虽然在战场威名赫赫,所向无敌,但是再和文官们玩心眼,显然还不够看的。大宋这个年代那些文官,可是一个个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精似的聪明人。

杨文广听了钟浩的话,嘟囔道:“但愿吧,再这样下去,怕是咱们武人越来越没有干劲儿了。文轩你日后要是当上文官,可千万不能学那些酸腐的大头巾们那样。”

“呃……若是日后我当上文官……一定不会。”钟浩一直把自己认为是西军的一份子,杨文广突然说日后自己当上文官后怎样,钟浩还不禁有些张口结舌,不知道怎么回答。

其实钟浩在静羌寨、包括在西军南下平叛大军中的行军司马、赞画等差遣都是文职,但是这些文职显然都和西军是一条心的,而且这些不是正规科考出身的文职官员,并没有什么话语权。杨文广所说得的日后自己做了文官,显然是指得钟浩日后通过科考、东华门唱名后,做得正规的文官。他的意思是让钟浩不要做了文官后,便和那些文官一条心,对付武将。

不过钟浩对于自己参加“锁厅试”,真得没什么信心,无非是想去碰碰运气,谁让这个年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呢!能有机会做正途出身的文官,还是要争取一下的。科考出身的文官,无论是地位还是前程都要比杂途出身的要好很多。

再说,钟浩不去考也不行,还有他那台上老丈人在那呢,老丈人可是希望他能考个进士呢,那样老丈人才觉得自家女儿才算有个好归宿。钟浩觉得自己若是不去,怕是老丈人那里也交代不过去啊。

不过,至于杨文广的那话,钟浩也没往心里去的。自己莫说是很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