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一定听得懂啊!你这孩子!”
“嘁!”
苏过再次翻了个白眼,似乎已经爱上了这种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的动作。
“那个……我没事的!”
感受着苏轼那如同慈父一般的关怀,高球感觉自己一阵的不适应,三推两推将极力靠近自己的苏轼推了开来,然后顺着苏轼的长衫一路下滑来到了地上。
“嗯!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可能也察觉到了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当,苏轼尴尬地笑了两声,紧跟着抬起了自己的左手,露出了手中那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看!我可是要到了不少的钱!”
“哎?能买些好吃的了?”
到底还是个少年,一联系到过节还有钱财,想到的自然就是零食了。
“不是,你娘让我买些米回来……”
提起这些米的用途,本来志得气满的苏轼也变得垂头丧气起来。
“买米就买米嘛!这么多银子总能剩下一些买点吃的吧?快点走吧!”
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识一下北宋元宵节盛景的高球,靠在苏轼的膝盖边,努力拽着苏轼的裤腿,连声催促着。
“银子?哪里来的银子?这里只有一贯钱啊!”
想想自己苦苦哀求了半天才从夫人哪里拿到了一贯钱,哪怕是潇洒如苏轼一般,也只有唉声叹气的份了。
“一贯钱?那米的价钱是多少?”
看着苏轼和苏过一样有些失落的表情,高球觉得自己好像把情况想得过于乐观了。
“米价……是六百文吧?几年前是这个价来着……”
常年被贬谪在外,久不在汴梁,对于生活又不是那么操心的苏轼,有些不太确定。
“行吧,先买了米再说的,吃不吃的,出去玩一圈也是好的。”
面对着没钱的现实,高球也没有无理取闹,总之北宋的零食也不可能比千百年后的那些可乐、薯片什么的好吃,说是要吃,其实更多的还是想要见识一下罢了。
摇头晃脑的,高球一边往院门的方向走,一边在嘴里低声念叨着。
“哈!你看他,一步三晃的,活像个小大人儿似得!”
看着高球那摇摇晃晃的背影,苏轼像是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一般,笑着招呼起苏过一起看来。
“知道了!从今天早上到现在爹爹您都说了好几次了!”不耐烦地掏了掏似乎已经起了茧子的耳朵,苏过抬腿跟上了高球,抄手拉住了高球的小手,“你慢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