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开始,葡萄园进入了用工高峰期,需要进行摘心、打捎、绑捎、剪梢、疏花、疏穗等各项工作,一直要持续到10月底葡萄收获完成。
现在许多工人正在葡萄园中工作,只见他们一个个都坐凳子上,只是凳子的四条腿变成了4个轮子,顺着葡萄行列在茂盛的葡萄叶中忙碌着。
肖逸飞可以说完全不懂,他只关注一点,在葡萄架的第一道钢丝下面,就有一根水管,每棵葡萄树的位置,都有一个滴头,这个就是肖逸飞最关心的滴灌装置。而就是因为缺少这个东西,才让他彻底放弃了法国波尔多,改到纳帕购买酒庄。
阿罗珠酒庄令肖逸飞觉得最亲切的不是葡萄,而是橄榄树,巴特号称保持葡萄园的物种多样性,还种植了1千棵橄榄树,因此也少量出产橄榄油。如果买下这里,他倒是不愁给空间中的橄榄油找到骗人的来源。另外路易拉图家族对橄榄所需的那两种空间水的浓度试验还没有彻底完成,正好可以借用这些橄榄树进行测试。
巴特他们从1998年就开始对葡萄园实行有机耕作,在肖逸飞看来,所谓他的所谓有机耕作有些可笑。号称不使用硫磺灭杀霉菌,而是使用牛奶浇地,而且还养了鸡来捉虫,用牛来耕地。完全成了复古式操作。
当然,这样也导致葡萄产量的低下,整个酒庄年产量只有4000箱。这个数量也许看着很多,但是要知道,纳帕有6成的酒庄产量都是在5000箱以下。但是不要以为产量少就轻视他,他最贵的葡萄酒阿罗珠爱塞拉赤霞珠在商场售价是超过1000美元一瓶。当然你也可以便宜取得,那就是排队,等着酒庄几年后按照名单给你寄过来。
让肖逸飞遗憾的是酒庄产量太小,不到5万瓶,这样估算下来利润也还是能有两、三千万,难怪酒庄主人巴特.阿罗珠叫价1.8亿美元。这个价格直接就让肖逸飞放弃了谈判的意图。
说起来,这个酒庄挺适合肖逸飞的,经过空间的优化后,比如能让葡萄的品质更上一层楼,卖出更好的价格,赚取更多的利润。
但这个酒庄的缺点也非常鲜明,不说价格,只是说那个蛋疼的复古操作就让肖逸飞抓狂,认为这纯粹就是个噱头。他又担心万一改用机械化,消费者不认可,那这笔生意就彻底失败。
肖逸飞以前见过的葡萄是鲜食葡萄,鲜食葡萄种植户讲究的是如何丰产,可是到了这里,却讲究的如何限产。比如对于赤霞珠,大家的目标是将一英亩的产量控制在1到2吨,对于霞多丽等,要求的是将产量控制在3到4吨。要知道,整个纳帕谷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4000英亩,可每年收获的葡萄重量是14万吨,也就是平均每英亩产量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