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东西,落兮就会停下脚步,细细观看。
地摊上的东西,还是钱币居多,大多锈迹斑斑,但摊主还是把每枚钱币都细心地摆放整齐,大家也都是看得多,问得少,更别提买了。
落兮扫视着古钱上的字迹,辨认着,从字体和内容上看,大多都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古钱,摊主的要价也从十元到百元甚至千元不等。落兮对古钱币没有一点研究,但是看到众人都是蹲着看看,很少有讨价还价的,也知道清朝的钱币不是很值钱的。
地摊上最多的就是这种古钱了,其次就是一些手镯、小摆件之类的东西,落兮在心里摇摇头,和京城的潘家园简直没有可比性。
又走了几个摊位,终于古钱开始减少了,摊位上摆放的东西品种多了些,也出现了印章,小块的玉石、煤精。落兮浏览的速度更慢了,只要是有字的,她都会征求摊主的意见,然后拿在手里细细观察,可惜,她一连看了几个印章,都对印章的字体不大满意。
落兮自然是不懂得怎样辨别印章的年代,也不懂得什么包浆、打磨工艺,但是,她能看出字的优劣好坏,一个有收藏价值的印章,它的字体自然得是表现出一种毛笔所达不到的韵味,刀刻必然不会出现犹豫。
可惜,看过的十几枚印章中,能入了落兮法眼的几乎没有。落兮并没有失望,在古玩市场里淘宝,就要有耐心,有眼力,才能从无数的赝品中捡到漏。
下一个摊位,前边围着的人可不少,落兮踮着脚探头看一下,摊位摆着的物品很丰富的,林林总总的有几十件,落兮耐心地在后面站了一会,等着前边的人站起来离开,才凑上前去。
古钱直接略过了,视线还是在印章处停留了一会,然后,和摊主打了招呼,落兮一个个看过去。这个摊位的印章多了些,一个个顺着摆放着,不拿在手里,根本看不到字迹,落兮一个个捡起,看了一会,再放下。
多数是现代的仿品,现在落兮已经可以确定了,因为,实在是因为篆刻出的字迹不是过于死板,就是不够大方圆润,没有大家的风范,落兮几乎是不抱希望了。
还有几枚印章,落兮随手捡起一枚方方正正的,也没有看印章的材质,直接向字迹看去,只一看,心中不由一震,这枚印章的笔法遒润峻险,刀工个性极强,印中的字饶有笔意,刀融于笔,细看,落兮辨认出篆刻的四个字是:吴昌硕印。
吴昌硕何许人也,落兮在脑海里稍稍回忆,就记起他是清代赫赫有名的诗、书、画、篆刻皆精的大才子,这枚印章若是他的作品,那想必就是值钱得紧的。看笔法刀工,落兮觉得很像吴昌硕的作品,可毕竟是篆刻,看得是倒着的字迹,落兮一时不敢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