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万多的汉军,这些人对建奴有心理负担,对朝鲜应该没有吧?袁可立一直想着朝鲜功略,有这两件事,加上光海君的事,(未经明朝许可,天启三年(1623)三月十二日。西人党的李贵、李适、金自点等人在仁穆王后和新崛起的南人党势力的协助下,召集军队在仁君的别墅内会合,打入庆云宫,发动宫廷政变。大北派的李尔瞻、郑仁弘等被赐死,二十八岁的绫阳君李倧即位。被废黜的光海君则被带到仁穆王后面前接受斥责,然后用石灰烧瞎双目,流放于江华岛的乔桐这三件事。就可以给袁可立借口了。这样一插手朝鲜,也可以把这些辽东汉民带到朝鲜,这不就是一举两得吗?
朱由校可对朝鲜棒子没什么好印象,什么‘明月三千里’。还是看我大中华的‘白日五千年’。一群不知道感恩的东西,狗屁大韩民族,一群只配吃点酸菜的东西。趁着这个时候把光海君给解救出来,当个傀儡,慢慢的再把朝鲜问题给彻底解决,(让那些哈韩族看看,)敢不听话,作为爸爸的大明,是怎么教训当儿子的朝鲜的。这个儿子既然不听话,那这领地也就交还过来吧。
而对于江南的商人,朱由校却不打算怎么从重处理,商人重利,这是众所周知的,他们和那八家山西要求从龙之功的,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但也不能因为重利而轻饶了他们。差锦衣卫分别和他们家谈谈吧,把这些人从辽东赚的钱吐出来一半,凑齐了估计够到朝鲜建新城的钱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福建的海盗,问问他们和郑芝龙有迁扯吗?有的话,让他们联系郑芝龙,叫他归顺,这样的反骨仔,捉住了先控制住再说。他不是喜欢被招抚,然后借着朝廷的名义慢慢的做大吗?那就让他先经历一下再投满清之时的命运吧。
几个事件有了决定,当时就一一做了回复,用光报再传回。
守着连云港的问题:拆毁营堡和相应的海防措施,拆除了大炮之类的,见好就收,立刻离开,以后待机再动;
刘兴祚问题:着刘兴祚进京,授游击、赐忠义伯,夸官游街,立前门代君骂奸,尔后归于袁巡抚听用。
商人问题:日本商人处死;建奴商人及建奴,从建奴战俘一样处理;中国商人抄家产一半充公;海盗商人,各令其回一人通知其首领速速归降。
朝鲜商人则由袁可立带兵质问朝鲜仁君,另问其为何纵容朝鲜人前往建奴从军,再问光海君为大明所赐朝鲜国君,然被无故夺位,此等无父无君之辈岂能窃居朝鲜王位。故令袁可立驻军朝鲜,助光海君重新上位,并彻查此三事。
辽东百姓:这些百姓均由袁可立所救,那就由袁可立带着安排。
俘虏:建奴俘虏断指一枚、宫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