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军队是大金唯一的依仗,军队败了,代表着建奴彻底的败了。
建奴的各个阶层慌乱了,对于屠城他们反应特别的强烈,认为大明抛弃了礼仪之邦的底限,丧失了良知,特别是一些投诚过来的汉奸文人,认为明皇此举将失天下民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亚圣孟子留下的千古不变的真理,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是最起码的坚持。但明皇竟然不顾仁慈道德,丧尽天良对于普通的建奴百姓,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屠城,这是让世人所不能容的,圣天子的称号很快就会被摘取桂冠了。所以汉官们对于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屠城行为进行了严厉口诛笔伐,要将此暴行载入史册,让明皇背负着万古骂名。
汉人文官的言论得到了许多女真人的支持,这是一个单纯的崇拜强者的民族,他们没有什么同情心可言,一切的一切都是双层的标准。在他们眼里,明人是受过教育的,即便是女真犯下再大的罪过,明皇应当采取的是宽容之道,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杀止杀。
黄台吉在无奈之上,认识到了明军不可抗,只能是暂避锋芒,传旨回去,要求了迁都,打算以空间换时间,先保持大金朝廷这杆大旗不倒,而后徐徐图之。
接到了撤出沈阳的消息之后,沈阳立刻忙碌起来,谁都不想成为明军屠杀的对象,许多的埋怨也油然而生。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老汗就不该带着咱们玩什么七大恨,这下好了,露多大脸,丢多大的人,还得回老家折腾去。”
“就是,那大明二百多年,又岂是说垮台就垮台的?人家人多多?咱们女真的人多少?”
“少说两句吧,平时也没见你少欺负汉人,在你手上怎么说也死过几个吧。”
“兄弟,回老家就回老家吧,这几年折腾的也够本了,要不是老汗,咱们哪里有机会享受这等生活。唉都是老汗走的早啊,要是这时候老汗还在,哪里管来多少的明军。”
已经成功的从陕西迁了过来的八大商人,此时却是一愁不展。
“经了一辈子,这一单生意看来要亏了。”范永斗不满的说着,真是无奈。八大商对‘我大金’的贡献可谓是不小,又是提供情报、军械,又是提供物资,把所有的宝全部都押在了大金这条船上,提供着他们的人力物力。现在他们是实至名归的大金国的皇商。
大金现在相当的缺少物资,尤其是粮食,黄台吉与一众建奴们把这个希望寄托在了满口,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的晋商手里,希望这个屡次三番带给大金希望的集团,能够再次给带给他们奇迹。
不过这个皇商,并没有给大金带来什么奇迹,以往他们能够把生意做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