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抗日之幸存者> 第一九九章 卑微

第一九九章 卑微(4 / 5)

,剩下的人还是直接往战壕里扑……

受了伤倒在途中的士兵往往要惨叫上好一阵子出发阵地上的弟兄才会有人帮他们,这些惨叫着被背抬的人们让在出发阵地上的待命顶上的弟兄心里一阵阵寒意升起……害怕,但是能不打吗?害怕,鬼子就不来了吗?不管多害怕,也不管死伤多惨重,后边的人都要上,只要前边的人打光了他们就一定要上,因为这是他们的家乡

战壕里、交通壕里都塞满了阵亡的保安团士兵,但是他们却无法被运下去,只能被抬到战壕壁上靠着,不时又被炮弹震倒和被跑动的弟兄碰倒跌在地上,然后继续被弹片和生前弟兄们的脚蹂躏……这些战场上最卑贱廉价的士兵,每一场血战后当将军们肩上胸前又增加了金星或者徽章的时候,当一支支血战余生的部队在受到嘉奖奖赏的时候,他们却几乎不被提及阵亡后他们的家属甚至无法得到足额的阵亡抚恤(保安团的抚恤一般只发放到县一级的长官手中,很多是打六折的;至于有多少会到军属手中就全看县长的了,那时很多县长是兼着保安团长的。)如果打赢了他们的功劳是最小的,如果战败了他们的牺牲甚至是完全被忽略的,这就是抗战中的地方保安团但是谁能在淮河战场上有这样最卑微、连杂牌军士兵的待遇都比不上的人们,超过三万人在为的家乡死战?(那是很多年前了,在安徽的酒桌上偶然说起抗日,当地的一个离休老领导亲口说的,在淮河保卫战期间参战的保安团各种部队超过了三万人不算帮助运输或者其他后勤的,全是算在阵地战中坚守和在敌后炸铁路公路放火伏击等直接战斗部队)

一处又一处的河滩被鬼子抢了上来,一处又一处的河滩上上演着相同的一幕:手榴弹袭击、敢死队冲锋……然后是一河滩的尸体从天不亮就开始的战斗,鬼子的渡河部队一拨又一拨几乎没停过,二十公里的河滩上总是隔一段就会有一堆尸体,河水中也总是忽然涌出一股股暗红……但是直到中午,整段战线没有一处能让鬼子站稳,只要他们上来了,总有数之不尽的人前赴后继地扑上去(安徽保安团的战法不比川军的“国存我死”逊色吧,这可是实战重现,有回忆录记载的打法但即便这样去牺牲,在真实的历史上淮河防线还于准备不足兵力分布不合理存在多处防守盲点被鬼子轻易抢渡了;这样的战法这样的牺牲,能说这些先辈们窝囊吗?这就是当时的两军差距)

原以为这次准备充分一定会取得突破的日军又一次不得不停止了进攻,他们的木排耗尽了

河中一个个浑身上下被淮河水浸透的鬼子兵收到撤军命令后,垂头丧气地回到南岸汇合其他部队后退,士气被挫的鬼子兵在稀落的国军炮火中也不时会颤抖一下,缩着脑袋跌跌撞撞。很多抢上岸的人除了湿着身子还被滩涂上的烂泥涂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