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唐庭> 第二百一十章 上课

第二百一十章 上课(1 / 4)

不出所料,朝廷对于长孙诠到底还是网开一面,没要他的命。

按理说凭着他那几项罪状放在普通人身上三个脑袋也不够砍,可放贵族身上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一方面是要顾及赵国公长孙家的体面,另外一方面,这其实也是个传统,对于有背景的贵族,有那么点‘刑不上大夫’的意思,只要不是谋反之类的危害国家安全大罪,小命还是要给人家留下来的。换成萧庭和长孙诠对调一个位置,大约也是如此。

小命保住了,可是官没了,长安县令的乌纱帽自然给他摘掉,李治在圣旨上狠狠的训斥了长孙诠一顿,话语言词罕见的激烈,饬令他即日离京,滚回陕州好好闭门思过,无圣旨不得擅出陕州地界。

这就是变相的软禁了。顺手还发明发庭寄,狠狠的训斥了长孙操一顿,子不教父之过嘛,反正不是兄之过。

至于和衡山郡的婚事,倒是没立刻取消,只说以观后效。

于萧庭而言,这意思就得从两方面来看。

消极一面方面,长孙诠和衡山的婚事还是有效的,只不过暂时不提了,如果以后长孙诠表现好的话,有可能再当这个驸马都尉。

从积极的角度来解读的话,以前无论长孙诠怎么闹,朝廷从来没有否认过这桩婚事,他是铁板钉钉的驸马都尉。可经过这一次,这个铁板上出现了一道裂缝,他这个驸马都尉的位子已经开始动摇了。很有可能当不上。

至于皇家那边,同样可以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来看。消极面,皇帝故意先不取消婚约,就是给萧庭留了一个香饵,吊着他努力给朝廷卖命,这样做未免不太厚道,有点让人鄙视;换一面来看。伟大的李治陛下,正在一步步为萧庭当这个驸马都尉来铺路。只不过现在碍于赵国公和老臣长孙操的面子,不好操之过急一步到位,只能慢慢来。

所以说,什么事都得琢磨琢磨在下定论。省的搞出误会,和别人有误会问题不大,和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有了误会那就不好了。

与此同时,衡山郡公主府上的那队千牛卫不声不响的撤了,李婵儿同学终于恢复了自由身,萧庭还专门跑去慰问了一番。

据说李治大哥哥很是贴心的叮嘱了李婵儿一番,即便没有千牛卫站岗,也别乱跑,老老实实的在家读书写字学习女红。将来好做一个称职的媳妇。大唐那么多公主,不能个个都添乱,总得出那么一两个能给皇家长点脸的吧。你那些个姐姐们我就不指望了,作为最小的公主,这个为大唐公主争脸面的光荣任务就交给你了。

李治大哥哥的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处置了长孙诠,这段时间是敏感时期,让李婵儿老实点别到处乱晃,显得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