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官路法则> 第二百八十章 半路捡了个秘书

第二百八十章 半路捡了个秘书(4 / 5)

平说道:“史志办那样的单位不是你的意愿吧,什么时候被调到哪里去的?”安平苦笑道:“那样的清水衙门谁愿意去,我也是受牵连才发配过去的,我是东海市前任书记的秘书。”高建彬一听恍然大悟,难怪他这么年轻就去史志办上班呢,原来是受到了领导的牵连了。当秘书是一条升官的捷径,这个是官场上的不成文的规则之一,但是也意味着一定的风险,往往领导秘书司机三个人是一体的休戚与共,领导一钓了事,秘书一般情况下就会断送了前途,继任的领导绝对不会用前任的秘书,这个人选对于领导来说太过于重要了,领导和秘书不单纯是工作上的上下级关系,作为秘书来说他会知道很多领导的。

看着有些无奈的安平,高建彬就笑着说:“虽然受到了一时的磨练,对你也未必不是好事情,没有这样的经历,心志才会变得坚韧,人也会快速的成长起来。你还是有机会的,不过三十岁左右,正是男人创业的黄金时机,不要这样灰心丧气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说到这里他也感觉到有新腔滥调的意思,不过这个安平能被市委书记选中担任秘书,应该不是庸碌无为的人。他看着安平说道:“安平同志,你在东海市工作多长时间了?”安平说道:“我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东海市上班,足足遭东海市工作了八年,先是考进了金杨县的宣传部担任宣传干事,成了国家公务员,后来到柳木镇挂职担任副镇长,两年后担任了县招商局副局长,因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猩绩,得到了市委书记姜淳岩的看重,被调到市委党政办担任综合科科长,姜书记出事之后被调到了史志办担任办公室主任直到现在,我在史志办已经待了快四年了。”

高建彬听着安平的履历忽然问道:“你作为前任的市委书记秘书,对于东海市现在的形势有什么评价,我们就当是闲聊,我对于东海市也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与海州市有些相类似的地方,我想对比一下找找问题。”

安平说道:“我先说的是经济方面,东海市是南江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改革前期经济指数是直线上升的,有着东海港识经济开发区和茂林国家级开发区两个百亿开发区,可以说是鼎盛一时了。但是到了现任张书记以前的五年计划时期,却没有什么很明显的变化,一直都是延续着以前的发展模式,就是依托两个经济龙头,带动全市的经济增长。两个开发区中的大部分企业都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要不就是化工和电子,化工企业是最大的污染源,加工制造业也好或者企业也好,都是依靠外来技术的支持,是属于合资或者委托式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与国际市厨行接轨,加上地方的保护政策,做到了现在还是以价格和数量占据市场,基本上没有多少革新。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化,国内的市场已经逐步走向了全面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