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更加合理,这是他最关键的一环,就算是将来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不受他控制,他也可以从容掉过头扶持老龙湾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牵制,免得有人掌握着资源尾大难掉。
第四,响应国家的大政方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概念,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到位,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将来国家经济工作的重要策略,海州市也应该有自己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了。鉴于这类开发区的性质。可以帮助海州市吸引高新企业和技术人才,这是谁也不敢说长道短的理由。
第五,海州市的经济已经走势变得缓慢,虽然大部分人还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如果担任了常务副市长,政绩从哪里来是很大的问题,他必须要预留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不然他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
第六,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发展实在太过于强势,自己呢,把这里的招商引资工作做的有婿格,没有顾忌周边县区开发区管委会的感受,那些领导干部们已经对此非常不满了。他们习惯于在海州市内资源共享,谁知道管委会做的滴水不漏,这么不地道。有了这么多的投资硬是没有脉一丁点来。高建彬深切地感受到,被关注多了绝对是坏事,管委会的领导们如果不知道收敛。总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被人盯着抓住了尾巴,指不定哪天要出问题的
当然还有第七点,那就是要试试省里和市里面有哪些人想要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早点知道是谁盯着管委会,也做好迎战的准备。
郑海露等常委对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事情特别用心,三天后他就接到了区政府的报告,高建彬大致的看了一下,就对郑海露黑着脸说道:“你们这次有些急躁报告写得太草率,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没有把高新技术开发区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个项目是国家的政策导向,也是南江省政府和陈省长多次强调的重要工作,这里面怎么没有体现?再说,难道我谋划的这个项目,只是提高东部新区的经济吗,那你们把市委市政府置于何地了?你们先看看政务中心关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文件再写行不行啊。如果就这样的递上去,能得到省政府的支持那才是见鬼呢,我可以理解你们的心情,但工作就是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你拿回去,仔细修改以后再交给我。”
一份立项的报告居然被高建彬打回十几次,搞得整个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秘书们鸡飞狗跳的,高建彬这次也不指出里面究竟哪里不符合他的意思,政府方面就绞尽脑汁的在字里行间做文章。几天下来,每个领导都成了这方面的专家,那份国家政务中心的文件,上至领导下到秘书,都快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了,终于才得到了高建彬的首肯。
陆燕平就苦笑着对郑海露说道:“高书记恐怕是担心我们吃不透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