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建彬同志的思路很清晰,具有战略性的意义。首长召开的座谈会上,高度评价了他对于农业改革工作的成就,对南江省和海州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是全省干部队伍的光荣,省委省政府一定要倾全力支持他,为全省治理污染做出示范。”
常思辉微笑着说道:“现在海州出现的局面是,建彬同志把市委书记和市长的锋芒完全遮掩了,据有些同志反映,海州市的领导干部们不害怕书记市长,担心的是常务副市长高建彬,我听到这样的传闻真是感到哭笑不得,看起来是要对海州的领导班子做一些调整了,这样的话传出去是要闹笑话的。”
谢铭远淡淡的说道:“绝对的平衡是很难实现的,我倒是感觉这样的局面符合海州的现状,要知道,建彬同志是首长和柳副总理多次公开表扬的干部,他的能力是南江省队伍中的佼佼者,不能用普通的眼光看待他。海州正在高速发展的时期,班子的稳定是首要的大事,绝对不能轻易的打破这个局面,新班子之间的磨合和适应,需要很长的一段时期,这对海州并没有好处。”
常思辉离开也就是几分钟,谢铭远的手机忽然响了,他拿出来一看不由得眉头微微一皱,上面显示的名字是莫书记。政治中心委员会里面只有一位姓莫的委员。他就是目前担任国家事务委员、书记处书记的莫怀民。
谢铭远接起电话后笑着说道:“莫书记,你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自从我到南江省任职,我们这还是第一次通话吧。”莫怀民也笑着说道:“南江省可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大省。当初想要去那里的人很多,你能够从中脱颖而出,我还没有恭喜你呢。”谢铭远说道:“莫书记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他当然不会单纯地以为莫怀民打电话过来是叙旧的,毕竟他所处的派系和莫家不是一回事。莫怀民说道:“我有个老朋友的儿子想要到南江省锻炼一下,不知道谢书记的意思怎么样。”谢铭远笑着说:“欢迎之至啊,莫书记这是为南江省输送人才,我这个当班长的自然是要感谢你的。不知道那位同志想要到那个部门任职,我尽快的做出安排。”
莫怀民说道:“自从首长视察南江省之后,海州市已经成为了京都圈子里的焦点,很多的领导同志都看好那里的环境,这可是出政绩的宝地,我想把他放到海州市市委书记的职位上,这个事情不会让老兄为难吧?”
谢铭远听到这句话,眉头皱得更紧了。海州市现在是南江省最有发展潜力的地级市,也是他必须掌控的地方,市委书记的职务郭永健刚好让出来。他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想不到莫家居然也要插一脚。虽然心里有些不痛快,可是谢铭远不想因此和莫家翻了脸,莫怀民虽然处于中枢的位置,他却并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