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惊觉此地有异!
昨日距群猿甚远,不曾细查。方才神念不经意扫过,这些白猿竟有练气七层之上的法力波动。
洼谷末端山脚下,更有一宽达七丈的巨型石窟,窟前一队二十余白猿竟直立行走,身披甲胄,法力波动更在练气十重之上。
“这。。这莫非是妖!”
云无悲悚然大惊!
妖,对于两世为人的云无悲来说,半点陌生也无。前世神话野史之中,“妖”这个字眼频频出现,不论是洪荒之初巫妖之争,亦或后来太一、帝俊的上古妖庭,这个种族的赫赫威名可谓是如雷贯耳。
似明台司镇抚使皇普景元,其胯下坐骑金鳞枭兽,列《大庆山河图录》三十二位,虽略懂人言,但仍属“兽”之范畴,究其缘由,盖因灵智未开。
而这谷中群猿,披坚执锐,法力修为亦是不俗,似有其独到的传承痕迹,已经不属兽类。谷中身披甲胄的猿卫规模,更是多达百余。
那么,巨型石窟之内的存在,又有多少?又是何等修为?
云无悲心惊不已,缓缓退于悬壁云崖末端,隐于山涧石壁之后。
两个时辰之后。
夜黑风高,寒烟如幕。
谷中猿啼渐息,来回往复穿梭游走的戍卫猿卫,将手中火把插入巨型石窟前山壁上,各自寻了几处可遮风避雨的角落,盘膝于地,五心朝天,一抹抹月白的光华透体而出,萦绕盘旋。
云无悲趁着夜色,招出一柄不到寸许的针形煞剑,神念驱使之不带分毫烟火之气,划过百丈距离,幽幽潜入巨窟中。
煞剑实为云无悲魂力神念所化,途径景致均清晰映入云无悲脑中。
莆一入石窟,惊见偌大的石窟内,窟壁光滑如镜,穹顶镶嵌十余晶莹剔透的珠子,于茫茫夜色中散发着幽兰的光芒,将整座石窟照的熠熠生辉。
在俱窟口丈许处,一尊直达窟顶的玉质屏风竖立此间。
屏风上雕有山川河流、海月云涛,右下方刻有两行篆体大字。
“山河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铁笔银钩却不失雅韵。
屏风两侧,各有一条青石台阶,盘旋向下,直通地底。
煞剑贴着山壁,悄无声息沿着石阶一路朝下,下行千余阶后,视线大开,整座山腹中空。窟底两泓深潭铺地,中有一座飞拱石桥,桥身雕刻有麒麟纹饰,远观之,栩栩如生。
桥后窟首位置,立一尊麒麟真形状像,高逾十丈,线条清晰,纹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