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贞观帝师> 第232章 万里觅封侯

第232章 万里觅封侯(1 / 4)

因为发现水泥的意外之喜,夏鸿升一直耽搁到了太阳开始偏西才开始往长安回。等紧赶慢赶的到了长安,城门都已经关了。夏鸿升让齐勇喊了城门,出示了自己信符,城门守兵仔细检查了之后,这才又放了他们进去。

夏鸿升心里兴奋,回去之后也没有怎么睡熟,翻来覆去的到了后半夜,觉得才刚刚眯了一会儿,外面的丫鬟就来叫门了——夏鸿升吩咐她早些叫醒自己。

起来穿了里衣,然后又让丫鬟帮着穿了正式上朝奏对时才穿的朝服,已经是该出门的时间了。

齐勇驾着马车直奔朱雀门而去,街上赶趟似的,有许多马车,或者骑马的武将往朱雀门冲去,这是长安每逢一、五之日早上必然的盛景,毕竟,点卯的时候要是迟到了,廷杖的滋味可是不好受的,有时候碰上李老二心情不好,直接被贬官都是有可能,所以大家也就十分注意。

到了朱雀门口,段瓒也在,俩人如今平级,有都是军职,所以是站在一起的,俩人朝堂上面偷偷摸摸的低声说些小话,好歹也打发打发时间。

照例上了朝,户部的官员先汇报了各地蝗灾的情况,以及赈灾的事情,一众大佬各抒己见,时有辩论。李唐的朝堂之上还算开明,大臣们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时候会吵的不可开交,甚至如同骂街,这些夏鸿升都已经习惯了,于是也就没有了刚开始时的惊讶。不因言获罪,使得官员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是李老二树立起的一个好风气。

终于等到朝廷的政务都商量完了,夏鸿升的腿也站酸了,正悄悄的活动着脚腕,就听见上面王德那与他的太监身份不符的雄壮声音喊出了他的名字来,赶紧出列站了出去。

“记得去岁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颜老大人,汇同其他几人一同上书。说是在洛阳辖下鸾州城中,有一名天纵奇才,精通格物,献出了制盐之法。朕依照此法。先着陇右守军先以试行,果然有效!于是推而广之,如今,我大唐凭添无数盐田,再无缺盐之苦。便是寻常百姓家中,如今也不缺盐吃了。这本就是一件大功,可还没等到朕有所赏赐,竟又有蒋国公屈突老将军上书曰,洛城之中有精通格物之人,献马掌之法,能使战马踏刀兵,渡砾石,而不损毁其蹄。朕心中惊异,亲命宫中禁卫刀兵置地。纵马踏过,毫无折损,不禁大喜。须知,每逢战事,所损战马四之有三,我大唐因此而断送无数忠烈儿郎。朕心中高兴,召了杜卿等人前来分享,方知这献出了马掌之法的人,竟与那献出制盐之法的乃是同出一人!于是,朕念其有此济世之功。故加封其为泾阳县男。及至改良马刀,又训练大唐刀锋,以区区三十人之力平定南越谭殿诸部叛乱之功,朕又擢升其为右羽林卫折冲都尉一职。专司朔方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