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若是小婿到了泾阳,想要将属官择换,尽可能安排些没有士族背景,或是那些势力较小的士族,最好能是寒门出身。这样,可最大程度的保证新令在实行过程中不被扭曲变质。”
李世民低头沉思了起来,夏鸿升也就不再说话,等着李世民作出决断。
实际上,夏鸿升认为李世民是会答应的。因为夏鸿升所言,也的确是在理。而且,泾阳为京畿之地,距离长安不远,路又好,若是骑兵狂奔,多半个时辰就能抵达泾阳。而泾阳并未驻兵,便就真是他夏鸿升想要搞出些不好的事情来,大军也可顷刻而至,将他平定。
所以,李世民其实是不必过于担心夏鸿升会做出什么意外之举的。
只见李世民低头沉思,手指指节轻轻的叩击着椅子的扶手,然后突然一抬头,说道:“好!朕答应贤婿之请。朕和朝廷就只做旁观,且看看贤婿的手段。”
夏鸿升见李世民果然同意,顿时大喜,起身又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岳父大人信任!小婿向岳父大人保证,最多三年之内,定让岳父大人看到效果来!”
二人又细致谋划一番,定下来了泾阳的基本路线和规划,一直商议到夜深,夏鸿升才在宫中禁卫的护送下离开了皇宫。到了长安的宅邸之中安排一番,连夜回到了泾阳。
又过几日,圣旨便到了。
传旨的人却令夏鸿升倍感意外。
不是旁人,却正是现如今大唐皇家军官学校之副院正、监察御史马周。
“周拜见院正大人!”马周同夏鸿升行了一礼。
夏鸿升回了一礼,马周这才又对夏鸿升说道:“之前朝堂之事,周原本以为实乃夏兄冲动之举。陛下已经有了发落。不过,今回陛下却偏令周来传旨,只怕这中间或有隐情。若是夏兄有所需,周当尽力相助!”
夏鸿升看到是他来,心中就有所猜测了。当下便对马周说道:“宾王兄先传旨罢!传旨之后,就知晓了。只是估摸着,许是要委屈宾王兄一段时日了。”
马周不解,点了点头后退一步,然后抖开了圣旨。
夏鸿升弯腰下去,躬身行礼接旨。
“大唐皇帝召曰:夏鸿升身为朝廷命官,却大行商贾之举,又在朝廷口出狂言,辱骂朝臣。此本大罪,然念其灭倭有功,并谋取林邑,故从轻发落。敕令夏鸿升免谏议大夫及右羽林卫中郎将之职,降泾阳县令,即刻赴任,不得有误。”马周展开圣旨,当众念道。
“臣夏鸿升,领旨谢恩!”夏鸿升行了一礼,然后直起身子来,从马周手中接过了圣旨,然后不顾周围家人的大惊,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