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怪,便放出飞剑击杀。
饶是那四耳神仙猫机敏警觉,察觉到危险袭来,躲避得极快,也不免被宝剑削去了一只猫耳和半片头皮,受伤着实不轻,顿时血流如注,幸得此猫矫捷轻灵,才舍命狂奔得脱。
谭道人并不通猫语,无法听四耳花猫讲述经过,只是事后探听到宫中失窃的情形,推测得知,不免对此事追悔莫及。他和四耳花猫如兄似弟,多年来彼此之间没有形迹可分,自己受浮名所累,为着一时意气用事,非要盗取皇宫重宝,却险些因此坏了四耳花猫的性命,现在想来,要那些虚空的浮名何用之有?
于是谭道人也不去与洞庭湖的盗魁相见,随手把四耳花猫偷来的夜明珠投入江中。他为了躲避官府追拿,收拾起手段再不使用,只靠贩卖能治疑难杂症的猫儿药度日,不久后,更是隐埋了姓名,远走江湖,云游四海,最后再也不知所终。
灵州百姓们感念谭道人劫富济贫的恩德,就造了祠堂供奉,只因官家戒盗,不能明说祠中供的是当年的神偷谭道人,便皆称其为猫仙爷。后来才渐渐形成拜猫仙的风俗,祠中时常显出许多灵验来,各种野闻逸事也随之越来越多,传来传去往往难辨真伪了。
马大人常对谭道人的事迹欣羡不已,感叹古术奇异,竟能控猫为盗。残唐五代时有“红线盗盒”之事,至今被称作神妙无双之技,想来也不过如此神通罢了。只可惜当年官府里无人识得这番异术,就任其流落进盗贼之流中去了,否则收做公家之用,把这一番本事用于为间做谍,偷营劫寨,必定能建立些大功劳出来。
马大人极有野心,想趁着粤寇之乱,显些真实的本领出来,以便得到朝廷的赏识重用。他生性坚忍,向来通晓兵机,这一年多来在灵州主持经营团练乡勇,着实同粤寇恶战了几场,双方互有胜败,渐渐使他深感孤掌难鸣,所以不分高低贵贱,到处网罗能人异士收为己用。
而且在槐园里捕获老鼠和尚之后,才发现灵州附近竟有造畜的奸徒活动,看样子要图谋不轨,想偷窃朝廷的库银。这伙人行踪诡秘,手段更是奇异,绝难以常法追查。所以马大人就想收买张小辫儿和孙大麻子,一是看重他们有相形辨物的本事,二是看这两人满身泼皮气质,怎么瞧也不像官府做公的,又兼言语便给,为人灵活机敏,无论是派其刺探情报还是跟踪盯梢,都容易掩人耳目。所以要保举他们破例先到捕盗衙门做个牌头,再拨一伙眼明手快的公差,随时听候他们两人调用,专门缉捕老鼠和尚的一众同党。
张小辫儿能得活命,已是满口念佛不止了,万没想到这场天大的官司,不仅与自己再没一丝牵涉,更得到官家抬举,可以做个捕盗拿贼的牌头。这在往日里也就罢了,但是现在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