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演业> 第369章 憋屈的皇叔

第369章 憋屈的皇叔(1 / 3)

张郃目送杨锡离开,帐中所有将领不敢动作。

一旦动手,不管杨锡是死是活,自己只有一个结局。

一个小时后,张郃与其将领团,宣布放弃军队指挥权。

十多位将领中,除了张郃本人,只有两位愿意留在辰河区。

杨锡知道,其余几位,还是会回到曹营或者是直接回了老家,没脸再入军伍了。

至于三万多军马,杨锡让南郡总督赖皮负责登记造册,反正辰河商会政策在这里,愿意去留都按照流程办事。曹军兵士,绝大部分为寒苦百姓,辰河商会包吃包住还给工钱,那待遇要比曹营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了,更有如今辰河区为天下圣地,名声在外,想回曹营的极为稀少。就算有想回老家的,那也想在辰河区赚点钱,再衣锦还乡。

三万多军马,只有一千多人选择离去,这一点在杨锡意料之中。

张郃看的暗暗咂舌,这杨锡大度让其离去,但结果却大部分留下,这是得了名声又得了好处,这招却极为绝妙了。

杨锡命庞统领大军六万驻守襄阳,毛峦领六万驻守西阳、大悟等地,拱卫江夏。至于归顺的三万余军马,则全部归南郡总督赖皮安排至各地修路筑桥,恰好新得了南郡,南郡有宜城,这宜城曹操拿着没用,杨锡可是想了几年了。

在宜城有一处地方,为磷矿富有之地,后世勘测,其含量竟然达九亿多吨,杨锡直接命赖皮从辰河大学请来矿业专家,干脆就分一万人进行磷矿基地建设。

磷矿为磷肥必须之物,有了这处富矿,辰河区的农业化肥,怕不用丝毫担心了。

至于吕蒙,则与杨锡一起,领八万大军南下,回归荆南,准备对付刚得秭归的刘备。

却说刘备得了寇封归顺,准备出秭归乘船出长江,来取荆南,孔明却道:“主公此时出兵,怕是时机未到啊。”

“为何如此讲?”刘备觉得时机成熟了,自己出兵,虽然不多,但杨锡三面受敌,绝对不好受。

诸葛亮道:“主公取秭归,未得到预想效果,原本以为净得三万兵马,合兵八万东出,可一举定鼎荆南四郡,却不想出了兵变之事。且有一二万人在秭归北方山林,随时可能南下复取秭归,此为变数。再有曹操、孙权战事并未得消息,万一有一方败阵,杨锡腾出手来对付主公,那时主公岂不是进退两难。杨锡来袭,可不是三五万人马,动辄十万二十万精兵,装备素质皆当世第一,我军何以抵挡。”

诸葛亮一向谨慎,他不是不想东出,考虑到万一情况有变,凭刘备这四万多人,自保都有问题。且诸葛亮看了寇封之兵装备配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