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双枪皇帝> 第二百八十三章 【暗夜汹潮】

第二百八十三章 【暗夜汹潮】(2 / 3)

吼马嘶,甚嚣尘上。半个时辰之后,一面面巨大的挡箭棚推到山脚下即将进攻的元军阵前。 这种挡箭棚是将水桶粗的巨木剖为两半,高高竖起,用横枝、绳索等并排固定住。每面挡棚固定四片巨木,后面还蒙上一层牛皮,巨棚高过人顶,宽五六尺,正好是山道的宽度。 由于时间紧迫,这些用来制做挡箭棚的巨木连树皮都没剥下,做工极为粗糙。这样的巨型挡箭棚分量极为沉重,需要三个彪形大汉同时用力才能抬起,而要想一路抬上山顶,至少得十几个大汉轮番上阵才行。 阿尔斯楞亲自操弓测试,走到挡箭棚五十步外,张弓搭箭,咯吱吱令人牙酸的弓弦张开,二石强弓挽成满月,一箭射出,夺地一声,箭镞没入树木,深达五分,却连挡箭棚厚度的一半都没穿透。 在元兵齐声欢呼中,阿尔斯楞扔下大弓,摘下牛角盔,甩着一头乱蓬蓬的狮鬃,吼道:“老子就不信了,连珠火枪再牛,还能打穿这蒙了坚革的厚实挡箭棚!” …… 夜深风急,汀江两岸燃起一堆堆熊熊篝火,火光在急风中狂舞,如同变形的魔怪张牙舞爪,为暗夜更添一分颤栗寒意。 从天空俯视,这一簇簇篝火纵横勾连成一条条长长的篝火带,形成一块块方格,如同“井”字形,排列极为整齐。两个巨大的“烈焰方格”隔江对峙,泾渭分明,烧红了半边天。红云映照江面,半江瑟瑟半江红,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那里是宋军与元军的主战场。 经过整整一天的鏖战,不足二万人马的宋军生生击溃四倍于其的强敌,一路追杀十余里,将数万元军尽数驱赶回汀江西岸的老巢。东岸战场上留下近万元兵的尸体,尸横遍野,血水染赤汀江。 以弱胜强,大发神威的龙雀军火枪杀阵与大炮猛轰的滚动推进式狂攻终于被宽广的汀江所阻,损失惨重的元军才得以喘息,重新在西岸结阵对峙。 元军退过江之后并未毁去两道宽阔的木桥,宋军本待以火枪加虎吼炮开路,一鼓作气杀过江去,兵临城下。可惜时不我待,天色近晚。 以这个时代低层次的指挥方式及兵员素质,无论宋军还是元军,想进行一场大规模夜战基本不可能,一旦开打那就是一场混战,没有指挥,没有章法,没有阵形的乱战。这样完全无法掌控的战争,只要不是被脑袋没被门夹,没有哪个统帅愿这么干。 宋军本想退兵回营,却不料宋军一动元军也跟着动,作势衔尾追击。 与此同时,宋军也发现侧后方出现大量敌军骑兵,却是敌军从上游迂回渡江,绕后截击。尽管惧于宋军火枪大炮的犀利,元军骑兵没敢靠近,只是远远游弋,如群狼环伺,但只要宋军退却时稍有不慎,这些恶狼一样的蒙古骑兵就会凶狠扑过来撕咬。 直到后方传来铜鼓山被围的消息,江风烈、施扬等将帅才明白伯颜的险恶用心。在此危局下,宋军要么就是把元军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