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页(1 / 2)

现场导演还没有反应过来,程晓羽就拿过夏纱沫手中的话筒,大声说道:“《listen》这首歌曲是我创作的,我先说说为什么这首歌曲为什么会写成英文。作为行家台下的评委应该都清楚英文在发音上的确比中文要适于歌唱,它的咬字、行腔比中文更容易找到较为理想的发声状态,英语的发音比中文的发音更容易变化,英语说话是平调,所以在唱歌的时候能唱出变化多端的上下音调。汉语本身发音就分平起转落,在唱歌的时候,这种语调会局限住旋律的音调变化。而《listen》这首歌曲的演唱难度极其高,如果改成中文歌词,将很难表达出完整的意境,而且很多演唱技巧也很难运用进去,比如中文很难唱出的那种旋转音、装饰音,因此写作这首歌曲的时候,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以理想状态表达出我想表达的音乐。最后选择英文,仅仅是因为它是最合适的。” 程晓羽站在台上侃侃而谈,顿了一下见没人出来反驳他,继续说道:“对于周教授将唱歌比赛上升到民族大义的高度上,我并不认可。艺术这种东西不要用国界衡量,它不是政治,不是经济,它不是自私的,本身就具有很博爱仁慈的特点,贝多芬认为它比真理更具有启示性!要是民族主义者的话,别学艺术了,因为本身思维就被国界限制了,更何况光华夏就有五十六个民族,没有包容的心绝对做不到极致!而现今年轻人比较喜欢欧美流行音乐,是因为华夏音乐人自身的问题,顽固守旧不思进取音乐质量低造成的,作为音乐圈的中流砥柱你们不去挖掘自身的原因,反而怪别人做的太好,因此要抵制文化入侵,这种理由我真是觉得有点好笑。而且作为一个歌唱比赛,歌唱的好不好才是根本,因为唱的是英文就没道理得第一。按你们这样的理论,那还举办钢琴比赛干什么?全是弹外国人的作品,钢琴小提琴这样的东西学都别学了,都是外国人发明的。过份的自尊就是自卑,一点华夏人的兼容并包的气度都没有,学什么艺术?哦,我看周教授手上戴的就是劳力士吧?华夏那么多好的手表品牌,你为什么不买国产的?要买瑞士的?原来你也没有你说的那样支持华夏文明嘛!” 周映辰脸色一白,将搁在桌子上的手放到桌子底下去了,而台下的观众也被这番唇枪舌战弄的分不清是非来了。他们这下觉得程晓羽说的也头头是道。 科夫见形势又被扭转过去了状况不妙,对着桌子上的麦克风说道:“这位同学,你这样的态度就有问题,说话相当的没素质,缺乏了最基本的礼仪教养,尊师重道都不顾忌了,还谈什么音乐?不论做什么事情,首先就是做人,连基本的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做音乐。周教授是音乐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培养出了无数我们华夏音乐圈的优秀歌手,李焕、董华、关淑敏等等,你现在又有什么成绩?我觉得就凭你们这样的态度,打零分都不为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