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页(1 / 2)

“罪恶王冠”代替“偶像计划”完成了一共六场国内的演出,后面的几场因为场馆的合约还处于可以退约的范围,以及还没有有开始售票所以被取消了。 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上河在这个暑假里成为吞金的怪兽,仅仅是特典版本的《成人礼》全球销量就超过了一千万张,加上普通版本的《成人礼》,成就了史无前例的三钻王。 上河仅仅凭借这一张专辑,就早早完成了一年的销量计划,一张专辑狂揽62.37亿华夏元收入,当然扣除成本、渠道以及分成费用,上河实际上并没能收入六十亿华夏币,但这仅仅是三个月的专辑销量数据而已,此刻的“偶像计划”的已经成为了华夏乐团的一个超一线的存在,而上河也毫无悬念的成为了独霸华夏乐坛的唱片公司。 如今“偶像计划”的代言和电影合约已经堆满了上河经济部,这真是无比甜蜜的负担。 不止如此,“罪恶王冠”也因为代替“偶像计划”唱了六场演唱会,以及夏纱沫在东京大地震赈灾义演上的完美表现,又圈了大批粉丝,尤其是“罪恶王冠”的唱片居然在摇滚大本营的欧美,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销量,尤其是《hero》、《if i were a boy》和《bring me to life》开始了全球屠榜之旅。 不仅全部登上了公告牌hot100单曲排行榜前十,并且三首英文歌曲连续荣登了澳大利亚、英国、丹麦、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单曲榜的第一名。 《hero》于8月22日在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登顶,并连续蝉联了2周冠军。《bring me to life》和《if i were a boy》在九月份登上了公告牌hot100单曲第三名和第五名。 因此通告繁忙的不止是“偶像计划”,“罪恶王冠”也借着演唱会和公益歌曲的东风大火了一把,夏纱沫还四度前往美国录制节目。 这在华夏音乐圈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中美一向不对付,说到流行文化,确实还是美国比较强,尤其是英文本身就占有便利。华夏人的民族意识很强,对于华夏文化不能走出亚洲一直耿耿于怀。 可美国流行文化输出的强势,是建立在美国立国根基上的,美国建立是五月花号上一帮清教徒,他们高举的是基督教信仰。在此基础上,派生出今天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而华夏属于“克己复礼”的儒家文化,以压抑人性来成全伦理不受伤害,这与清教徒的价值观是迥然不同的。 在基督教教义里,除了上帝,一切都是偶像,金钱、皇帝、人文、主义,都不值得被高举;一切的契约都被重视,因为契约的见证者是全能、公义的上帝。 而我泱泱华夏,历经几千年的金戈铁马、王朝更替,没有内生出宪政民主制度。传统文化的张力太强,文化的土壤里确实缺乏像五月花号上的那种基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