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页(1 / 2)

“大家知道我是上戏钢表的学生,兼修作曲,由我一个学习西洋乐器的人来谈论这个问题似乎不太恰当,但是既然大家对我都给予厚望,那我勉为其难的谈一谈民族音乐以及我国民族音乐流行化的未来在哪? 其实‘民乐流行化’很大程度上算是一个伪命题。现阶段跟民乐对应的应该是西洋严肃音乐,包括古典音乐在内。 试想一下西方古典音乐流行化难道就很成功吗?严肃音乐从来没有‘流行化’而变成流行音乐,而是一直在滋养着流行音乐,同时也受到流行音乐的反作用。 例如爵士乐起源于非洲,但是爵士乐的形成却跟古典音乐脱离不了关系,而后也反过来影响了西方的严肃音乐。 又比如现在美国正在兴起的流行电子音乐,更是起源于上世纪50、60年代严肃音乐界一系列关于具象音乐、电子音乐的先锋探索。 其实民乐也是一样,民族音乐没有必要也不应当把自身变成流行音乐,只要能为华夏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着属于本土民族的养分,这就是好事一桩。 …… 对于‘毒药’的华夏风,确切的说「华夏风」不能算作是一种音乐风格,但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概念。 毒药的「华夏风」流行歌曲里所囊括的常见特征就是: 一、在编曲配器上使用华夏民族乐器,比如古筝、二胡等 二、宫调式五声 三、在歌曲中加入丰富的华夏文化元素,比如:戏曲、古诗词 以上三点是目前「华夏风」流行歌曲中最为明显的三大特征,之所以不能严肃的称之为‘风格’,是因为我们平时听到的「华夏风」流行歌曲其实都融合了很多西方的音乐元素,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研究它的特征结构,至于风格嘛,你可以看作是一种具有华夏元素的流行音乐太极现象。 但它实在够不上资格算一种音乐风格。(这里实事求是的说,并没有贬低「华夏风」的意思。) …… 华夏民乐的传承中贯穿着一种宗教式的崇拜,对其丝毫的贬低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这个态度从古延续至今。 而且我们华夏人啊,我感觉到好像总有种‘板腔的意识’,什么叫腔调的意识,就好像什么什么新的作品我都要用原来的一个什么曲调来变化来改编。 在民间,就有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八板’(吟谱),要学民间器乐曲的一定会接触这个。这个老八板是一个基本的曲调,变出很多曲子,山东音乐中大量的八板体,那些古筝曲子都是这个曲子变的,一样的长度,一样的调式,有些音调也相近。 越剧,越剧就是1233122-i,上句2,2音不稳定,没有结束的感觉:23312321-i,1-下句,完了,有结束感(自嘲加手动滑稽)。(再吟谱,此为我写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一句)。 其实一个越剧演员她在舞台上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