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页(1 / 2)

具有“绝对音高”天赋的人,往往听一遍歌曲,就能够唱的八九不离十,因此短时间学会这首歌曲,对夏纱沫来说并不难,难在如何去演唱。 夏纱沫最早就是跟母亲学的美声唱法,她并不没有学过华夏民族唱法,但华夏民族唱法其实发源与美声,最大的区别就是发音位置比较靠后,讲究音域宽广与声区统一,其次讲究讲究深呼吸、低喉位,喉咙的打开,声音的掩盖与集中。 而华夏民族唱法是以华夏民族语言为基础,演唱以嗓音优美请脆、甘甜水灵,明朗宽亮为特征,行腔韵味为特色,将情、声、字、腔融为一体,并伴以形体表演的一种演唱方法。 而在当前,将民族韵味放在歌唱观念之首位的唱法即为民族唱法“死曲能唱活,任凭腔来韵,腔随情感转,字随腔儿形”就充分地说明了民歌的韵味。 将发声位置后移也不难,但要一下完全唱出民族唱法的韵味,也还是不科学的,但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这首歌的写法是流行歌曲的写法,因此并不需要夏纱沫唱出教科书式的民歌感觉。 当然学会并不代表理解,为了帮助夏纱沫理解这首歌曲,程晓羽也唱了一遍,但完全没有接触过美声演唱的他,唱出来就是完完全全的流行歌,而在他的指点下,夏纱沫唱出来字里行间,都是甘甜纯美。 当夏纱沫开始认真唱的时候,连苏虞兮都惊叹于夏纱沫的天赋,这种能力她也没有,具备“固定音高”,可以不靠乐队就开始唱歌,这也是所有歌手梦寐以求的能力,具备这个能力的歌手都是另一个层级的。 程晓羽原本也只是打算尽人事听天命而已,但是他没有想到夏纱沫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唱到这种程度,这实在让他有些喜出望外,觉得换歌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这首歌原唱的功力无可置疑,尤其是在高音区的演绎相当无敌,但是原唱的演绎太过于教科书了,虽然基本功扎实到无可挑剔,但是个性也被抹杀了。而这首极具华夏韵味的歌曲,被唱的过于甜美,当然这也是因为受唱法所限,一般的歌手是根本没有办法如此去演绎这首歌的。 而夏纱沫在程晓羽的指点下,把演唱向空灵的感觉上去靠,降低了甜度,唱出来比原唱更别具韵味,就算程晓羽在挑剔,短时间内能唱到这种程度,也十分满意了。 到了世博园,苏虞兮先去排练,程晓羽和夏纱沫在车上还琢磨了半个小时,程晓羽才满怀信心的带着夏纱沫去找张路阳。 虽然在视频上见过夏纱沫,但是看着向她微微鞠躬的夏纱沫,张路阳还是有些吃惊,因为站在舞台上的夏纱沫和眼前这个夏纱沫给他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不是外表上的差别,而是气场上的差别。 生活中的夏纱沫,完全不如舞台上那么惊艳,温婉而恬静,纤弱的像一株小花,让人想要细心呵护,夏纱沫说话也是细声细语软软糯糯的温柔。 但是在台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