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页(1 / 3)

而第二个问题更加简单,只要制定高效率、有规律的更新频率就ok了。 在苏虞兮交给了汪栋梁这个任务的时候,汪栋梁其实还有点懵比,毕竟“毒药”和程晓羽是明面上的竞争对手,此刻更是和“偶像计划”的新专辑同场竞技的重要时刻,不帮自己人打广告就算了,还要帮助对手……实在叫汪栋梁看不明白。 但汪栋梁之所以本事不算高,位置坐的无比稳,就是知道自己的分量,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做的不做,该表态度的时候要坚定,他也知道自己只有忠心耿耿才能千秋万代,脱离了程晓羽,或者说是苏虞兮,他个人的才能并不算出色,不可能找到比“兮羽”更好的公司了,因此他无比清楚很多事情,只要苏虞兮交代下来了,他只要不打折扣的完成,就是最完美的表现。 汪栋梁马上安排了“联合推广”的一批人去给毒药的新专辑《十一月的肖邦》写软文,并叫“联合推广”的经理负责联系一众网红,先是每人送一张“毒药”的新专辑,然后付费展开大规模的安利。 当然“联合推广”的老油条们自然知道如何慢慢循序渐进的去炒作,不会傻到一夜之间叫整个“细语”都全是“毒药”新专辑的名字……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们不过第一天稍稍点了一把火,准备在第二天加一把柴的时候,就发现《十一月的肖邦》和“毒药”两个关键字就把“细语”占领了。 随便打开十个人的“细语”,其中就有一个在推荐“毒药”的新专辑的……而有些根本就不是营销号,也不是僵尸粉,但是“毒药”的公关有些软文甚至比他们这些专业的写的还出色…… 有充满文艺腔的安利:“又一年,只不过我们从去年春天等到了今年夏天。1849年10月17日,萧邦因肺结核在巴黎英年早逝,享年39岁。164年后的这一天夜晚,一首纪念他的夜曲在gg音乐首播,开始了‘毒药心专辑’的线上发售。专辑的名字异常的有渲染力,无论是像有些人所说的刻意、或者说是自比作萧邦第二。名字用十一月意义不详,也许‘毒药’出生在十一月,也许这张专辑完成在十一月,也许十一月一日是波兰的亡人节,但很明显这里的萧邦明的是指伟大的萧邦,暗地里却也在指自己,希望也能和他一样有着辉煌的一刻,那么‘毒药’做到了吗?听了这张《十一月的肖邦》你自然能够找到自己的答案……” 还有充满霸气的安利:“除了毒药还有谁?作为华语乐坛目前享有教父级声誉的程晓羽离开华夏之后,整个大地上的生物都关注‘毒药’的这一张专辑能不能填补程晓羽离去的空白。2013年5月的某个凌晨,当我听到他的新专辑《十一月的萧邦》——一次向钢琴诗人萧邦的华丽致敬,我震住了,舌头失去了语言,十指摸不到键盘。毒药,你便是那伟大的诗人,吟唱着世间最美丽的诗篇。” 也有来自专业乐评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