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页(1 / 2)

这时,托德脚下一滑,被晾衣服的铁丝勾住脖子,因为一系列的巧合就这样被勒死在了厕所里。 之后,艾利克斯在托德家看见克莱尔,她告诉他也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了。接着,两人找到托德的尸体,但并没有找到什么线索。 随着情节的推进,那些因为男主的预知能力死里逃生的人,又被一环扣一环的巧合致死,凯瑟琳不得不为程晓羽的奇思妙想击掌,她实在没有想到恐怖电影还能这样拍,程晓羽的才华实在让她感到惊艳。 这部针对青少年的惊悚片别具特色,既没有她以为的变态连环杀人魔,也没有没有吸血鬼,没有邪恶的外星生物,更没有超自然力量的鬼怪…… 让人感到恐惧的统统不是以上这些,也没人因为“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而暗中加以报复,这部影片让所有观众直面的是死亡本身,坟墓里没有多少人是老死的,三分之一死于意外,而这种意外死亡本身比任何能够造成死亡后果的外界力量更让人惊悚。 这部电影的吓人是深入骨髓的,估计不少人看了之后对坐飞机都会产生心理阴影,不止如此电影也不肤浅,涉及到了很多生命感悟、死亡轮回以及宿命论。 最让凯瑟琳害怕的理念是“必死”,一组人如果不断地被死神追杀,且按顺序一个个的必死无疑,是多么的会勾起人的宿命感。 特别是每个人死前的预兆部分,以及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的死神设定的死亡计划,如同影片中连续两集出现的那个神秘的验尸管所言,“生来源于死,死来源于生”,死亡名单是相对的,平衡的,无法避免消减任何一条生命,你若有幸逃脱,那别人就要顶死。 凯瑟琳不由自主地想到,“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有开端的一切都有尽头),而这部影片的逻辑,应该是——“everyting that has an end has a beginning.”因为这部影片是由结果推导向开始和过程的,死亡这个结局早就被预知,我们只能顺着从这个无可避免的结局追溯所有导致这个结局的原因。 电影结尾,还剩下的三个人终于来到了法国,这也应了电影最开头出现的一行血红的字“final destination”,然而在观众们全都松了一口气,以为主角们已经逃离了死神的追捕,结果主角的死亡预感再次来临。 又是一系列的巧合导致广告牌从天而降,主角幸运的被同伴救下,广告牌从两人的头上破空而过,主角的同伴站了起来问道:“早说过下一个是你!” 躺在地上的主角一脸汗水地说道:“我跳过了。” 同伴摊开双手问道:“那下一个轮到谁?” 这时广告牌带着呼啸风声朝着主角同伴再一次掠空而来,一声巨响,大屏幕变黑字幕出现,片尾曲响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