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6页(1 / 2)

在汉诺威音乐学院的华夏留学生并不多,只有二十多个人,因此各个都互相认识,主要分布在钢琴和手风琴专业,其他的专业例如弦乐就是她和另外一个上戏的学妹,声乐和作曲也有小猫两三只。 之所以华夏人少,也是因为汉诺威音乐学院实在太难考了,尤其是钢琴专业。 在汉诺威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华夏学生全部都是在国内小有名气的人,吴迪也是其中之一,他也拿到了交换资格。 不过比他有名的大有人在,除他之外还有拉赫玛尼诺夫第一名沈锦文,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的陈吉,他也曾经得过是肖邦第四。 另外就是裴砚晨最讨厌的,在京城颇有名气的王萧萧,裴砚晨不知道他在国际上得过什么奖,但听说也得过几个不痛不痒的钢琴比赛的名次。 王萧萧属于家里衬点儿小钱,整天开着一迈凯伦上学,自我感觉极其良好型,像是认准了裴砚晨这样的姑娘就该属于他,自作多情的逮着机会就找她说话,要请她吃饭,请她听音乐会,要带她看遍世间繁华。 在汉诺威音乐学院,王萧萧这样的人物虽不入流,但总还是存在。 除开王萧萧之外,另一个可笑的,叫做张海云,是中央音乐学院周奇仁的弟子,在乌克兰霍洛维兹国际钢琴比赛中得过第二名(也是一个轻量级的比赛),又开了几场小规模的演奏会,因此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大腕,时常借着机会就堵住裴砚晨要交流学习,还夸口要提携她进步。 这些她只是觉得好笑,当然还有不少喜欢她的德国人,相比之下德国人比较好打发,拒绝了就不在打扰。 二十二号这天,裴砚晨像往常一样在宿舍里吃了一个黄油面包,她很想念上戏食堂的豆浆油条,便宜又好吃,不过黄油面包也算差强人意。 这是德国室友昨天做的类似犹太人称为challah的面包,外表深黄,里面非常松软,有浓郁的酵母香之余带点淡淡的甜味,很配黄油尤其是有盐晶的咸黄油。 吃完之后她透过窗户上的毛玻璃看了眼外面的天气,阴暗中蕴着潮湿的水汽,远处还有汽车的尾灯闪烁,让人觉得阴冷,有时上海也是这样,所以裴砚晨很是习惯。 对裴砚晨来说,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生活有种清凉的幸福。 德国女生在寝室里住的少,经常宿舍里只有她一个人,这间小屋子被她整理的异常干净整洁,洗手间里亮晶晶的,水迹擦掉以后她都要注意有没有新的冒出来,理好的箱子到摆在床下放的规规矩矩,只有回国的时候才会用到,内衣袜子t恤一叠叠整整齐齐的放在衣柜里,鞋子对称地摆在床边,第二天早上也不会被谁踢乱。 卷好的充电线没有偷偷把自己伸展开再重新打结,廉价的外套在衣柜里,洁白的毛巾挂在浴架上,所有的一切都被她整理的井井有条,看上去比德国人还要严谨,无论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上,这个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