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2页(1 / 2)

文中详尽的描叙了陈浩然在“上河”内部搞大清洗,不少有功之臣,包括跟着苏长河一起创立“上河”的老人,全部被陈浩然借着“傅惜月事件”的名义开除。 这后半段并没有指责程晓羽,主要是针对陈浩然在“上河”内部依仗程晓羽的信任,欺上瞒下搞一言堂,还贴上了不少“上河”内部文件证明“上河”正在泛娱乐化,而不会致力于唱片事业。 不止于此,最有价值的唱片版权都已转让给了“雨之声”,现在的“上河”除了几张不怎么值钱的明星合约和一些还没有出道的练习生,什么都不剩下了。 “上河”不过是羽神为了情怀所购买的一个空壳…… 《“上河”之死》的结语写的也很在情在理,上面写道:“就算是羽神,在‘上河’这个泥潭里,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创造什么奇迹,转型是痛苦的,也未必是正确的,唱片业之死是因为根子上的原因,是因为华夏的唱片产业链上游全部被各大音乐网站把持,这不是羽神一时之间所能改变的事实。 羽神的才华毋庸置疑,但想要以一己之力让濒临死亡的华夏唱片业重新崛起,我不说现实不现实,起码这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因此‘上河’复兴并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即便有羽神的光芒,‘上河’的未来依旧隐藏在迷雾之中混沌不清。 这一次的连续涨停,不过是机构和资金,借用羽神巨大的影响力,来操纵股价,建议大家一定要谨慎持有。” 这篇文章写的内容详实、有理有据,尤其是一些小道消息写的相当精准,说明作者即使不是“上河”的内部人士,也有眼线在“上河”,这些指出来的问题,确实也是“上河”和程晓羽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 《“上河”之死》在网上被大量的转发,也被不少业内人士所印证,接着又跳出了一大波专家替大家来分析程晓羽购买“上河”只是为了一点情怀,他根本无需靠“上河”赚钱,“上河”最多就是“雨之声x百代”无关疼痒的补充,程晓羽不用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要知道拍电影比卖唱片可赚钱多了…… 网上一致唱衰“上河”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无数人@程晓羽,问他怎么看,程晓羽一直也没有给予回应…… 第二天,天天关注“上河”情况的常军,看到网上这些负面消息,心急如焚,立刻催促常岳打电话给程晓羽,问问情况。 这种摆明不信任程晓羽的事情,常岳自然不肯做,皱着眉头道:“爸,你都是老江湖了!别这么紧张好不好!班长说过长线持有,相信就是,他至于骗人么?” 常军把筷子一放说道:“你这孩子,就是太单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告诉你,这就是个人吃人的社会,你和他是什么关系?就因为室友这点关系就给你这样一个发财的机会?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跟很多人说过了这个话,就是希望大家进场帮他把股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