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世间事,不是能想通道理,就能心情豁达的。 陈光觉得,如果换成自己是武山,就一定二话不说的会把所有人都保下来。 原因很简单,因为王仁罪有应得,他的报应甚至远远不够! 徐立正那叫什么学者之风? 为了护犊子,他断了卓静思的科研生涯,开除华玲,留校察看钟月,还有记过罗进,这都是挟私报复! 根本谈不上学者之风! 不是说做了多少贡献有多少著作名气有多大就算学者,做人都歪了,何谈学问? 所以,保卓静思等人,保的是公道是正义,保的不是人情! 当然陈光更清楚,这是他的一己之见,武彤早就说过,武山是个政客,政客是要不断往上爬的,他不会轻易树敌,他做出的每一个决策,也代表着利益交换。 或许,和他口中的长辈徐立正彻底为敌,甚至会影响到他的政客生涯,所以他觉得保了自己,就算仁至义尽了。 徐立正已经在他这里两次让步,实在不能再咄咄逼人了。 陈光死死捏着手机,心中长叹,果然我是做不了政客的啊。 但这个亏就这么认了? 看着里面三个女子已经开始一杯接着一杯的碰了起来,陈光瞧得出来三人藏在表面豁达下内心的失落。 陈光的拳头越捏越紧,这件事,我不认栽! 既然武山指望不上,那我就得用我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以前不是很理解武彤对武山的态度,总觉得她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是不对的,现在陈光大约能体会到一点,有一个政客的家人,有时候真挺痛苦的。 但陈光心里并不会责怪武山,他作为一名政客,做到现在已仁至义尽。 事情的归根结底,还是陈光自己太弱小,所以遇到这种事情只能求助于别人,譬如上次朱志发贷款时撞上的那马森林也是这般,要不是鲁菲几人适逢其会的来了,当时自己发飙之后,一样会后患无穷。 如果今天的自己有武山那般地位,就无须求助他人,就能站到徐立正的对立面,与他硬碰硬,与他谈条件。 托庇于武山,中间隔了层关系,无论他嘴上说得再是美妙,终究不是他本人的事,徐立正也只会这样轻描淡写的卖武山一个面子,放过一人,拍死另外四人。 若是自己的事,就能名正言顺的使出去十二分的力,今日之事,就不是现在这般状态,对方也会多掂量一番。 隔了层山,只能使出去七分力,就只能保住自己一人,强行要使十二分的力,那就叫过犹不及,矛盾就会激化。 至于如何强大自身,简而言之,政商学三界,总得占着一头。 徐立正的强大,在于他既在政界开枝散叶,又在学界一方称雄。 武山的强大,在于他年纪轻轻便在政界之中站到一定高度,往后更将继续高升,潜力惊人。 陈光自己,除了银行账户里的一亿七千万现金,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