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陈光这一系列操作,普通民众虽然看不到,但在航空业内部却是完全公开的重要参考资料。 人类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一起群策群力,来将航空安全一步步往前推进。 也就是一天的时间,他的操作记录几乎已经出现在全球所有有志参与航空安全建设的相关技术人员及专家面前。 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解读他的操作记录中来,试图破解他的方法,甚至试图想从他的手动操作记录整理出新的航空操作规范并编入手册。 但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人们居然看不懂他的操作! 拯救空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无数个一环扣一环的操作串联而成。 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任何一个参数的调整过大或是过小,都有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尤其是还有单引擎运行,漏油,穿越雷暴气候,以及单人操作这多重因素在内,更是危机四伏。 但陈光偏偏就做到了,起初航空协会成员几乎不敢相信他没有飞行驾驶经验,可陈光的很多资料都是公开的,都不需要过多调查,四处一打听就知道,他的确从来没有摸过飞机操作台。 最可怕的,他不是瞎猫碰着死老鼠,他的每一步操作,看似无比仓促与随意,可将这些步骤与环节结合到一起来,最终的结果却是一次近乎完美的迫降。 降落时看似惊险,但似乎结果又堪称完美,他甚至自己都提前说破了会停在2950米,并且会爆六个胎。 这太妖孽了。 让人难以理解,可他却已经成了既定事实。 所以,他那些眼花缭乱的一通乱按,无论是看不懂也罢,还是质疑也罢,但在他心里一定有理有据。 航空安全,只以结果论英雄,他成功了,那么他的操作就一定有道理,就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正确,也应该具有参考价值。 可我们看不懂! 分解到每一步,我们都明白。 无非就是调整一下尾翼幅度,抬一抬气压,加大或者减缓动力输出,打开或者关闭襟翼,增强液压等等最为基础的操作。 可为什么这些小操作串联在一起之后,就能形成那个最为完美的结果,专家学者们想不通,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也想不通。 他的一系列操作简直仿佛是个无底洞,人们越是解读与破译,就越是觉得深不可测,仿佛他每一步都满含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