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乔小东也去参加了那次会议。
“正是巧了,我这里好像有这样的一个项目,你可以去联系一下采购单位。如果你在西城也能做出那样的效果,那简直就是太好了。”
西城的这种项目目前还是空白,作为乔夫子,他们是必须要学习各方面先进的理念和知道一些优质的有能力的集成商。
他们是西城信息项目的把关者,也是信息化前沿的开拓者。
他们也会去全国各地进行学习和参观,只有不断吸取新的经验,灵活运用,结合西城的现状进行改革创新。
“太好,这种项目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次了,我们还是会有优势的,也会做的很好的。”
两个人聊了一些相关的采购事情,因为北京的比西城要早一些,乔小东也询问了一些北京的情况。
陈子昂看看时间不早了,就起身告辞。
乔小东在桌子上翻了一下找到一张名片,对陈子昂说:
“这个是那个项目的单位负责人,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他们的项目还没有启动。可以借鉴你们单位的做法。”
“啊,太感谢您了,那我改天去拜访这个老总。”
陈子昂接过乔小东递过来的名片,满心感激。
可以看得出来,乔小东并非存了私心,因为他们第一次认识,不存在有私人关系,乔小东是因为听了他们的演讲报告,参观了他们的项目,实实在在认可他们。
还有,乔小东也希望西城的这第一个项目能做得漂漂亮亮,对于后期的发展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您要是再去北京的话一定要和我联系,我好带您参观一下我们的项目和我的厂房。”陈子昂衷心的邀请乔小东。
“我到是希望你能为西城做一份贡献,哪怕是不赚钱为家乡开一个好头,我就不用去北京参观,直接在西城参观多好。”乔小东说。
“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不负您所望。”做项目是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虽然有项目,能不能拿到份额却不是陈子昂个人能决定的。
九月份的西城刚刚下过一场雨,碧空如洗,行道树青翠欲滴,微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陈子昂告别乔小东,踏着轻快的步伐朝公交站走去。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陈子昂没有北京项目上的成功,如果她没有参加那次会议,如果她一无所知,那么乔小东会记得她吗?
所有的成功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都是经过了无数次打磨才能达到顶点,陈子昂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她要和她的团队更加努力。
经过和乔小东聊天中,她了解了西城大致的发展情况和发展速度,西城的信息化建设将在三至五年内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能不能把握好机会就要看他们的技术能力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