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的政府,农民要交费才能收玉米,蒙恬心里就感到十分无奈,轴心时代,中国出现了自己的法治文化,不仅仅是古希腊、古罗马啊! 大军出征后,咸阳平静了许多,蒙府更显得有些冷清。秦国军制,指挥军队和管理军队的人分离,将军们负责征伐,但不负责训练军队。出征的时候,分散训练的军队才会聚集一处,由将军们稍加整合后,就开往战场。蒙骜、蒙武平常呆在咸阳,这次攻打魏国,两人带走了蒙府的亲兵,偌大的蒙府,只剩下了蒙恬、蒙毅,还有一些仆人。 “秦国的这套军制,只有刻板严谨的秦人才能玩得转,只有秦人才会不折不扣的执行官府制定的法律。”蒙恬觉得,古代的秦国人,和后世的德国人,具有某些相似的品质,同样务实、守法、重视秩序,做事一板一眼,一点也不偷奸耍滑。连粮仓里出现了老鼠洞,该如何处理,谁的责任都规定得很明确的国家,不得不让蒙恬新生敬佩。后世的人,极端推崇古罗马的法治,中世纪更掀起了罗马法复兴运动,可中国早期的法治,代表中国古代法治实践的秦国法治,却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蒙恬一边翻着手里的竹简,一边感叹。同样的兵将分离,赵宋王朝落得个积贫积弱的局面,秦国却造就了虎狼之师。只怕后世那些读圣贤书出身的官员们,整天忙着填诗作词狎妓,少有心思留在具体办实事上吧?! 这样一想,蒙恬就觉得,当初商鞅燔诗书、明法令,确立法家的制度,确实代表了国家治理的实际。搞文学的,就好好去搞文学,不要来参和国家治理。文学家治国,想想后世的王莽,过于理想主义的人成了政治家,想要建设天堂般的美好社会,往往却会将地狱带给了人间。儒家的思想,确实要结合秦国的法治传统,进行变革,儒生们不能老想着建设尧舜禹那样的社会。 等卜兴回来后,再和他好好探讨一番。蒙恬收拾好竹简,伸了一下懒腰。这次出征,卜兴以子夏学说不排斥兵家,说服了蒙武,带着他去见识真正的恢弘战场。如果卜兴能结合法家、兵家的学说,实现儒学的变革升华,蒙恬不介意支持卜兴在秦国拓展儒学。 “大哥,你怎么又在看书呀?”蒙毅撅着嘴,提着剑,满脸不高兴,气呼呼走了进来。蒙恬每天花了更多时间看书,听卜兴讲学,陪嬴政练剑,貌似陪蒙毅的时间少了很多。 “蒙毅,练剑贵在持之以恒,不需要每天花那么多时间的。”蒙恬敲了蒙毅的头一下,不由得笑了,神话的导演,只怕没有想到,武勇无敌的蒙毅,小时候,却是这么一个小气鬼。“练剑练得再好,不过能敌十来人罢了,阿父有没有教你学万人敌啊?” “阿父没有教我学兵法,却让我背秦律,好无聊,都是某甲某乙的。” 蒙武为何不让蒙毅学兵法?蒙恬心想,或是蒙武不想两个儿子都从军吧。战场无情,刀剑无眼,风云变幻,谁也说不清